腦氣筋是清末思想家譚嗣同對腦神經的一種稱謂。《仁學》:“腦即電矣,則腦氣筋之周布即電線之四達,大腦小腦之盤結即電線之總彙。一有所切,電線即傳信於腦,而知為觸、為癢、為痛。”這種電線的傳導“其機極靈,其行極速”,如發生故障,則“不能復傳信至腦,雖一身如異域然,故醫家謂麻木痿痺不仁。”“腦氣筋”一詞的提出,表明清末一些思想家開始接觸腦科學的知識並用來解釋心理現象,體現了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向心理科學過渡的一些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