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mǔ yǔ | 注音 | ㄇㄨˇ ㄩˇ |
首字母 | m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本族語言、本土語言、原生語言、本地語言、本國語言 | ||
反義詞 | 外語、異國語言 | ||
基本解釋 | 1.一般指一個人最初學會的本民族標準語或某一種方言。 2.一種語言演變出多種語言,這一種語言便是這多種語言的母語。 |
或第一語言,有三種解釋。一者為:一個人出生以後,最早接觸、學習、並掌握的一種或幾種語言。母語一般是自幼即開始接觸、並持續運用到青少年或之後;並且,一個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當部分是透過母語傳授的;母語另一個解釋則是一個人的民族語,並不一定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學習、並掌握的“語言”,例如“母島”、“母國”等,僅僅表示“根源”的意思,母語不僅僅表示為母親對某個人說的語言,而是他認定的民族語。為了避免對多母語者的母語定義產生歧義,產生出的第三種解釋為不借用其他語言進行(如翻譯等方式)學習而學會的語言。(如嬰幼兒看圖片學習名詞即為母語學習)
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了一個有關母語的會議,並對母語作出瞭如下定義:“母語是指一個人自幼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其思維與交流的自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