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氏起源及歷史

時姓圖騰_時氏圖騰

時姓圖騰(時氏圖騰)

 時的名義和圖騰
時即季節、季度,一年有四時:四時即四季,引以為時間。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時字,上部是“之”,下部是“日”;“之”字表示人們由一處往另一處前行時的足趾,而下面的“日”字昭示太陽在天空上執行。後來,字形變成左右結構,右邊增加了“寸’’字,表示手拿圭表測量日影,以測定時間。所以,古代時人或是執行測量日影、記錄時間的氏族,以時為氏族的圖騰和族徽,最終出現時姓。
時姓的起源與演變
時姓的起源有三支:子姓、贏姓和羋姓。
第一支系自子姓。商湯支庶之後有時氏。春秋時,宋大夫封於時邑,為古部國地,故地在今河南滎陽東,子孫以邑為氏。子姓時氏的歷史大約有2700年。
第二支系自贏姓。古有時國,滅於楚,子孫以國為氏。古時國,為東夷後裔,應近時水。時水,又名如水、形水。上游即今山東淄博東南烏河,下游自今山東臨淄區西北分兩支:一支西流至今桓臺西北注人古濟水,稱為乾時。一支北流折東循今小清河合淄河人海。隋開皇年間在今淄博東北臨淄區西北設定時水縣。
第三支出自羋姓。春秋時,楚共王申邑大夫申叔時之後,以字為氏。羋姓時氏的歷史大約有25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時姓一直比較單純,外族加入時姓群體中的事件僅發生兩起,規模均不大:一在唐朝,時西北鮮卑吐谷渾部有時姓;二在清初,滿洲八旗姓紛紛改姓中,滿洲人中也有選擇時姓,其後幾乎被同化為漢族了。
歷史上時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期,時姓活動的主要地區在河南和山東一帶。
宋朝時期,時姓大約有7萬4千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1%,排在大姓姓氏第一百三十五位。山東為時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時姓總人口的22%。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湖北,這二省的時姓大約佔時姓總人口的42%,其次分佈於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江西等地。
明朝時期,時姓大約有3萬3幹人。江蘇為時姓的第一大省,約佔時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佈於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河北。
當代時姓的分佈和圖騰
當代時姓的人口有54萬多,為全國第一百八十九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4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時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江蘇,這三省大約佔時姓總人口的61%。其次在河北、陝西、四川、安徽等地。河南為時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時姓總人口的33%。全國形成以豫、魯、蘇為重心的時姓分佈區。
時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豫魯皖蘇、河北大部、京津、遼吉黑大部、晉陝東南、湖北大部、江西北段、雲南、黔川大部、重慶北端、廣西西部,時姓佔當地人口比例一般在0.08%以上,其中中心地區達0.9%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8.4%,居住了大約79%的時姓人群。在蒙晉陝大部、寧夏、黑龍江西南、吉林西部、遼寧北部、河北西北、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川黔北部、渝湘大部、廣西中部、贛浙北部、上海,時姓佔當地人口比例一般在0.04%-0.08%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3.8%,居住了大約17%的時姓人群。
時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時姓的郡望有鉅鹿、隴西、陳留。時姓的堂號主要有“清白”。“清白”典出東漢的時苗。時苗為官十分廉潔,當時他上任壽春令時,坐了自家的牛車去的,到調動時,老牛生了一小牛,時苗說:“找來時只有一頭母牛,那就把牛犢留給壽春的百姓吧!”
家譜:目前國內和美國的圖書館收藏時姓族譜2部。
名人頻率和宗譜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時姓歷代名人24名,佔總名人數的0.05%,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二百三十九位;時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04%,排在並列第二百三十九位;時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08%,排在並列第一百五十七位。
時姓主要的歷史人物有:東漢壽春令時苗;唐朝武寧軍節度使、鋸鹿郡王時溥;北宋吏部尚書時彥,寶祜進士、學者時少章,畫家時光;北宋金國鄭國公時立愛;明朝洪武進士時執亮,弘治進士、廣東副使時中,名陶工時大彬;明末清初學者時炳。
時姓血型
時姓人群總的血型分佈是:O型佔32.5%,A型佔29%,B型佔29.3%,AB型佔9.2%。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