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皙氏起源及歷史

公皙姓圖騰_公皙氏圖騰

公皙姓圖騰(公皙氏圖騰)

  公皙是中華複姓之一,是歷史上罕見覆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貴族公皙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姓氏考略》收載。其注云:“齊公皙之後。”《中國姓氏大全》稱:“春秋時齊國有公皙哀,為孔子弟子,乃公皙氏之始。”一作“公晰”。

【得姓始祖】

  公皙子:即公皙哀,字季次,又字季沈,春秋末期齊國人,是著名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賢者之一。公皙子清高自好,不願意為權貴折腰,因而終生不仕。孔子對其“獨行君子之德”特別歎賞,說:“天下無行,多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嘗仕。”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公皙子為“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趙恆加封其為“北海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朱厚璁改稱其為“先賢公子”;清乾隆年間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又改稱其為“先賢公皙子”。公皙氏、以及分衍的單姓公氏、皙氏族人,皆奉公皙子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單一源流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貴族公皙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七代姜尚,字子牙,輔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

  西周王朝建立之後,周武王敕封姜尚於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部),建齊國,後遷至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成為西周王朝齊國的開國君主。

  齊國傳至第十五代君主齊桓公姜小白,稱霸於春秋,伯於諸侯又數世,而田和移其祚,史稱“田代齊姜”。蓋立國七百餘年後在春秋中、後期始有公皙氏,最著名的就是春秋晚期的公皙子。

  公皙子,即公皙哀,字季次,又字季沈,春秋末期齊國人,是著名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賢者之一。

  公皙子清高自好,不願意為權貴折腰,因而終生不仕。孔子對其“獨行君子之德”特別歎賞,說:“天下無行,多為家臣,仕於都;唯季次未嘗仕。”

  公皙氏出自姜姓齊國,公皙氏一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公氏、皙氏。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其為“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趙恆加封其為“北海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朱厚璁改稱其為“先賢公子”;清乾隆年間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又改稱其為“先賢公皙子”。

  公皙氏、以及分衍的單姓公氏、皙氏族人,皆奉公皙子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佈】

  公皙氏複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群體中已不復存在,皆已省文簡改分衍為單姓公氏、皙氏。

【郡望堂號】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公孟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