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起源及歷史

柳姓圖騰_柳氏圖騰

柳姓圖騰(柳氏圖騰)

    柳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三十三位姓氏,尤在山東、兩湖地區較為注目。當代柳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091%,總人口大約有114萬。

柳的名義和圖騰:
    柳本義是植物名,楊柳科,落葉喬木和灌木。枝條柔韌,葉常狹長,花雌雄異株,種子具毛。常見有垂柳、旱柳、杞柳等。柳人當以柳樹為氏族崇拜的原始圖騰,因以命氏族名和族徽,最終出現柳姓。

柳姓的起源和演變:
    構成漢族柳姓主要有兩大來源,姬姓和羋姓。
    第一支系自姬姓。春秋時魯孝公之裔展禽,字季,曾任魯國士師,食採於柳下,故地或在今河南濮陽東柳屯集,一說在今山東新泰柳裡,號柳下惠,其後以邑為氏。姬姓柳氏的歷史至少有2700多年。
    第二支系出羋姓。戰國時楚懷王之孫熊心,號義帝,都柳,故地在今河南西華西,子孫因以為氏。羋姓柳氏的歷史至少有2300多年。

柳姓的起源和演變:
    柳姓同其他形式一樣,與其他民族的交流中互有基因的流動。到南北朝時,魯陽蠻(即今河南魯山一帶的南蠻)中已有柳姓,而且有一定的影響。這支蠻中的柳氏可能是羋姓柳氏南遷的一支。以後就很少有其他姓族的血液比較大規模地流入柳姓之中了。

歷史上柳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期,柳姓主要在山東居住。戰國時期,柳人歸楚後東遷入河南地段。秦、漢時期,柳姓進人河東成為當地的望族,河東故地大約在今黃河以東的山西西南部。魏、晉時期,柳姓南入四川,北上甘肅,西至陝西。唐、宋時代,柳姓經山東、安徽南下江蘇、江西、浙江地區,中部越長江進入湖南、兩廣地帶。明、清時期已經分佈到南方各地。清初始入臺灣。
    宋朝時期,柳姓大約有16萬7千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2%,排在第八十位。河北為柳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柳姓總人口的43%。柳姓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北湖南江蘇,這三省柳姓佔柳姓總人口的76%,其次分佈於山西、廣西、安徽、四川、福建、浙江、河南、江西等。全國柳姓形成北以河北、南以湖南、東南以江蘇為中心的三塊聚集區。
    明朝時期,柳姓大約有11萬6千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三十一位。宋元明600年中,柳姓人口急劇減少,這與柳姓的第一大省河北連年戰事有直接關係。其後江蘇為柳姓第一大省,約佔柳姓總人口的19%。柳姓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山西、江西,這四省柳姓大約佔柳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佈於湖北、安徽、湖南等。宋、元、明600餘年,柳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向西遷移,重新形成了以東南江浙、北方山西為中心的兩塊柳姓聚集區。

當代柳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柳姓的人口已達114萬餘,排在第一百三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91%。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柳姓人口增長率呈下降的態勢。柳姓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湖南、湖北、安徽、遼寧五省,大約佔柳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佈於重慶、河北、浙江、河南、四川、福建、甘肅、江西,這八省市又集中了29%。山東居住了柳姓總人口的17%,為柳姓第一大省。全國重新形成了北以山東,南以兩湖為中心的柳姓分佈狀。
    柳姓在人群中分佈在山東東部、遼吉大部、內蒙古中西部、新疆西北、甘肅中西和東部、寧夏大部、陝西西南、四川東部、重慶、貴州北端和南部、鄂湘大部、河南東南、贛皖浙大部、福建北部、河南南部,柳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5%以上,這部分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9.8%,居住了大約47%的柳姓人群。在海南北部、廣東東端、福建南部、贛湘中部、皖浙北部、蘇滬、貴州大部、廣西西北、雲南東段、四川中段、甘肅中南、青海東部、寧夏西端、陝西大部、山西西北、河南中部、山東西部、內蒙古東南、遼吉西段、黑龍江大部,柳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0.16%,其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0.8%,居住了大約30%的柳姓人群。

柳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柳姓的郡望是河東郡。柳姓以和風為其堂號。“和風”堂號典出春秋柳下惠。柳下惠為人溫和如春風,孟子稱他是“聖之和者也”。他為官任勞任怨,不因為職位低而自卑,和伯夷合稱“夷惠”。後人以此為堂號。

楹聯 柳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五副:
        二龍騰躍;五馬參差。
        熊丸教子;龍女諧姻。
        子厚文才卓越;公權筆諫懷忠。
        和九世澤馨香永;正筆家聲蕃衍長。
        五馬參差,河東眾稱有於;二龍騰躍,山南人謂難兄。

家訓格言   唐末御史中丞柳玭的《家訓》是訓誡名門望族子弟的良訓。他以祖上的威嚴風範為本,又根據其親身經歷,旨在訓誡子弟應守業發達。他主張治理家庭和處世為人應“以孝悌為基,以恭默為本,以畏怯為務,以勤儉為法,以交結為末事,以氣義為兇人”。認為“門高則自驕”,自驕則自嬌,驕、嬌二氣必然導致“壞名災己,辱先喪家”的五種壞風。這五種壞風是:貪圖安逸,不學無術,嫉妒忌能,吃喝遊樂,趨附權勢。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柳姓歷代名人113名,佔總人數的0.25%,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八十五位;柳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27%,排在並列第八十三位;柳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1%,排在並列第一百三十七位;柳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18%,排在並列第九十八位。
    歷史上柳姓的主要人物有:春秋衛國大夫柳莊;南朝梁詩人柳惲,宋武威將軍柳世隆;唐朝文學家柳冕,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書法家柳公權,太平節度使柳仲郢;北宋散文家柳開,詩人柳永;元朝文學家柳貫;明朝說書藝人柳敬亭;民國時期中共鄂西北分特委書記柳直荀;當代詩人歷史學家、古文獻學家柳詒徵,詩人柳慰高(柳亞子),化學家柳大綱。

柳姓血型:
    柳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3.9%,A型佔29.1%,B型佔28.2%,AB型佔8.8%。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