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氏起源及歷史

竇姓圖騰_竇氏圖騰

竇姓圖騰(竇氏圖騰)

一、竇姓的來源 

上古夏帝太康在位時,荒廢政事,不理民情,沉湎於遊樂田獵,遠去洛水的南面打獵,他的五個弟弟和後絡也跟隨去。這時,有窮國的君主羿由於人們不能忍受太康這種所作所為,就在黃河北岸抵禦太康回國。太康的五個弟弟和他們的母親(即後緡),就到洛水轉彎流進黃河的地方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100多天,不見太康回來,他們也被有窮國人發現管制起來了。這時,後緡懷孕臨近產期,就逃出自竇(地穴),奔歸有仍,生下少康。太康失位後,弟中康(一作仲康)繼位;中康死後,子帝相繼位;帝相死後,子少康繼位。大概為了紀念祖上這個歷史事件,少康就給他留居有仍的抒、寵兩個兒子姓竇,世代相傳。

二、竇姓的郡望堂號

後漢置扶風郡,現在陝西省咸陽市。《風俗通》記載:“夏帝相遭有窮氏之難,其妃方娠,逃出自竇,而生少康,其後氏焉”。望出扶風、 觀津、河南。

三、歷代名人 

竇憲——字伯度。東漢平陵人,是竇融曾孫,領兵出塞3000餘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拜大將軍,總攬大權。和帝既長,憤其驕縱,與中常侍鄭眾等合謀,迫令自殺。  

竇建德——隋朝漳南人。聚眾起事,據河北諸郡,稱夏王,建號五鳳。隋大業十四年煬帝南遊江都,為字文化及所殺,時王世充在洛陽自稱鄭王,奉越王侗為帝,建德亦奉朝命。世充旋殺侗自稱帝,建德亦稱夏帝。唐武德三年,李世民(秦王)擊世充。建德出兵救世充。四年,戰敗被俘,斬於長安。年48歲。 

竇燕山——名禹鈞,號燕山。後周漁陽人。在五代後晉時,明瞞暗騙,勢壓貧賤,不講天理良心, 30無子。傳說一夜其父送夢,對燕山說:“你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日後無子,兼且無壽。速要改惡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燕山醒來將父夢中的話牢記在心,從前之惡,不再敢為,而且廣行方便,家中又設立義館,請明師教訓,幫助家貧子弟讀書。他創辦過40多所義學,官作諫議大夫,由他推薦提拔成名的青年不計其數。一夜又夢見父親說:“你今陰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5子,齊登科甲,壽添89歲”。此後修身積德,更加殷勤。後來,果然連生儀、嚴、侃、偶、傅五子,由於他教子有方,5子勤奮學習,先後登科。

外族基因的流入

    竇姓氏族中從漢、晉開始陸續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血液。洛陽竇氏,為魏晉時氐族大姓。河南竇氏,源出鮮卑沒鹿回部,隨北魏孝文帝徙居洛陽,遂為洛陽人,並改紇豆陵氏為竇氏。東晉末後秦姚萇時,南羌也有竇姓。唐朝天寶年間,賜西突厥王阿悉爛達幹姓竇氏。北宋時西夏党項人也有竇姓。一直到清朝初期,滿洲人、蒙古人中均有竇姓。而西南的佤族、傈僳族以及壯族中的竇姓,多為漢人融入的結果。

歷史上竇姓的分佈和遷移

    宋朝時期,竇姓大約有10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一十位。當時主要分佈於河北、陝西、山東,這三省竇姓大約佔了竇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佈於江蘇、山西、河南等地。河北為竇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竇姓總人口的47%。全國的竇姓基本集中在北方。

    明朝時期,竇姓人口大約有5萬5千,人數急劇減少,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八十位以後。山東為竇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竇姓人口的3 5%。全國竇姓主要集中於山東、江蘇、山西,這三省大約佔全國竇姓總人口的8 0%。其次分佈於河北、安徽、湖南、河南、浙江等。竇姓人口主要傾向是由北向東南地區遷移。

當代竇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竇姓的人口大約有38萬,為第二百一十九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31%。自宋朝以來的1000年中,竇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態勢。目前竇姓的第一大省為江蘇,大約佔全國竇姓人口的12%,主要分佈於江蘇、河南、河北、甘肅。這四省集中了竇姓人口的44%。其次分佈於山東、山西、雲南、陝西、吉林等地。全國形成了以蘇豫冀為重心的竇姓分佈區。

    竇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219)表明:在蘇魯中部、安徽東段、天津、河北東部和南端、內蒙古中部和東部、遼吉大部、黑龍江、河南北端、山西大部、陝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川黔南段、雲桂大部,竇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在0.08%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3%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30%,居住了大約56%的竇姓人群。在河北大部、北京、內蒙古中東和中西、遼吉東部、山西北部、陝西中部、川渝大部、雲南西部、貴州中部、廣西北部、廣東西南、海南、豫鄂皖大部、浙江西北、上海、江蘇南北兩端、山東西部和東段,竇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在0.04%—0.08%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5.5%,居住了大約35%的竇姓人群。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竇姓歷代名人79名,佔總名人數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零八位;竇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冢總數的0.13%,排在並列第一百二十一位;竇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07%,排在並列第一百七十六位;竇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07%,排在並列第一百六十七位。

    竇姓歷代重要人物有:春秋時晉大夫竇犨;西漢文帝后竇太后,丞相魏其侯竇嬰;東漢大司馬、安豐侯竇融,奉車都尉光祿勳竇固,車騎將軍竇憲,大將軍、聞喜侯竇武;西晉鉅鹿太守竇允;隋朝末自稱夏王的竇建德;唐朝左武侯、大將軍竇抗,驃騎大將軍竇文場;北宋工部尚書竇儀,禮部侍郎竇儼;元朝昭文館大學士竇默;明朝福建布政使竇子傅;清朝左都御史竇光鼐。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