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姓圖騰(黨氏圖騰)
黨的名義和圖騰
黨,古代地方戶籍編制單位,五百家為一黨。據《周禮.地官.大司延》記載,“五族為黨”。一族為百戶。古黨人以官職為其氏族的圖騰,並以之為氏族名和族徽,最終出現黨姓。
黨姓的起源與演變
黨姓源出兩支:姬姓和任姓。
第一支系自姬姓。周王支庶之後。上黨,春秋時晉大夫之采邑,故地在今山西長治北,晉大夫黨氏之後。
第二支系自任姓。孟任,魯大夫黨氏女。黨氏,魯大夫采邑。魯莊公二十四年築臺臨黨氏,故地在今山東曲阜東北,其後因氏。任姓黨氏的歷史大約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黨姓血脈一直比較複雜,多次發生外族的融人。西漢時西羌部落當煎、當闐族,首字諧音為黨,亦作裳姓。匈奴赫連部族也有黨氏。南北朝時鮮卑部落拓拔部族有黨氏。北宋西夏党項人也有黨姓。這些少數民族與漢族長期混居,最終均被同化成漢族。
歷史上黨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黨姓的分佈表現不明朗。秦、漢時期,由於北方民族的融人,黨姓在西北地區繁衍很快。
宋朝時期,黨姓大約有5萬人,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八十位以後。陝西為黨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黨姓總人口的35%。。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陝西、山西、河北、湖北、浙江等地。全國形成了以陝晉冀為中心的黨姓分佈區。
明朝時期,黨姓大約不足2萬人,黨姓人口大幅下降。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西、山東、河南、四川,山西為黨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黨姓總人口的46%。
當代黨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黨姓的人口約有49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4%,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九十六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來,黨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陝西、河南、甘肅,這三省大約佔黨姓總人口的65%,其次分佈於黑龍江、山西、山東、廣西、遼寧、河北,這六省區又集中了25%。陝西居住了黨姓總人口的40%,為黨姓第一大省。全國重新形成了以陝豫為中心的黨姓分佈區。
黨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陝寧、甘川渝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鄂豫晉大部、內蒙古中部和東北、黑龍江、吉林大部、遼寧北部、湖南北端、廣西東南,黨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以上,中心地區達到0.4%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30.7%,居住了大約62%的黨姓人群。在山西東北、河北大部、遼寧中部、吉林東南、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江蘇西北、安徽大部、湖北東部、贛湘黔北部、重慶南端、四川東南、雲南北部、廣西大部、廣東西南、海南北端、黨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5%-0.1%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0.4%,居住了大約26%的黨姓人群。
黨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黨姓的郡望是馮翊。黨姓的主要堂號有“忠武”。“忠武”堂號典出宋朝党進。党進,北宋馬邑人,形貌魁梧,信實厚,每擐甲冑毛髮皆豎。開寶年間從徵太原,有功,歷官至忠武軍節度使。
黨姓血型
黨姓人群總的血型分佈是:O型佔33%,A型佔28.6%,B型佔29.3%,AB型佔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