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氏起源及歷史

宮姓圖騰_宮氏圖騰

宮姓圖騰(宮氏圖騰)

宮的名義和圖騰

宮,就是室,古代泛稱房屋。甲骨文莉金文的宮字,是房屋外形,內有兩個上下口組成,表示這是由多個房間構成的房屋。宮的物象本源為大形房屋,在古代是一種比較講究的大型建築,後來發展為大型建築群。古代為神或先祖所建的廟宇遠比人所住的要寬大輝煌,也稱宮。宮人與善於管理大型建築宮門的人群有密切關係,宮人以職業為氏族的原始圖騰,進而命名氏族,最終出現宮姓。
宮姓的起源與演變
宮姓源出有三:姬姓和官職。
第一支系自姬姓。古有宮國,春秋時滅於虞,子孫以國為氏,虞大夫宮之奇之後。這支姬姓宮氏的歷史大約有2600多年。
第二支系白宮名。周官掌宮門者,以世官為氏。
第三支出自姬姓。春秋時魯桓公之庶子仲慶父,也稱公子慶父,世為魯卿,謂之仲孫氏,古謂庶長為孟,故又日孟氏。慶父六代孫為魯孟僖子,其子仲孫說,居南宮,為南宮氏,號南宮敬叔。至春秋末魯哀公時,有孔子弟子南宮适,其支庶為宮氏。這支姬姓宮氏的歷史大約有25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直到清朝以前幾乎沒有發生過外族用宮姓的事件。清初滿洲八旗姓恭佳氏,集體改姓宮氏。又蒙古人姓宮固如德氏、瑙木沁氏、失保赤氏,改漢姓均有宮姓。
歷史上宮姓的分佈和遷移明朝時,宮姓大約有1萬人,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四川、河北、貴州,山東為宮姓第一大省,大約佔宮姓總人口的一半。
當代宮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宮姓的人口已達到44萬,為第二百零八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35%。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宮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吉林、遼寧、山東,這三省大約佔宮姓總人口的60%,其次分佈於河北、青海、黑龍江,這三省區又集中了22%。吉林為當代宮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宮姓總人口的25%。全國形成了東北和華北宮姓聚集區。
宮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208)表明:在黑吉遼、內蒙古東部、山西北端、山東東部、青海東部、甘肅中部,宮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2%以上,中心地區達到0.8%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5.3%,居住了大約約57%的宮姓人群。在內蒙古中部、冀京津、山東西部、河南東北、皖蘇北部、凼南太部、陝西北端和中西部、寧夏西部、甘肅大部、四川西北,宮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0.12%之間,以上覆蓋面積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3.7%,居住了大約23%的宮姓人群。
宮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宮姓的郡望有河東、太原。宮姓的主要堂號為“忠諫”。“忠諫”堂號出自春秋時宮之奇。宮之奇為虞國大夫,當聽到晉國向虞國國君獻上良馬和美璧,是為了借路去攻打虢國,他向虞君諫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齒必然會暴露而受寒冷。虢國好比我們的嘴唇,絕不能借道讓晉人去割自己的嘴唇。”虞君不聽,宮之奇率族奔曹。三月後,晉滅了虢國,班師時順便滅了虞國。
楹聯:有關宮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三副
悲殘虞臘,敬獻神書。
爾勸南溟光滇境,紫陽世說煥泰州
唇亡齒寒,名言留譽;出俸賑災,立石頌德。
家譜:目前北京等地圖書館收藏宮姓族譜4部。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宮姓歷代名人16名。佔總名人數的0.04%,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二百九十位;宮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03%,排在第二百五三四位;宮姓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02%,排在並列第三佰二十六位;宮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03%,排在並列第二百六十一位。
歷史上宮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時虞國大夫宮之奇;東漢學者宮崇;元朝戲曲作家宮天挺;明朝都督同知、平蠻將軍宮聚,崇禎進士、兗州知府宮繼蘭,翰林宮偉鏐;清朝康熙進士、福建巡撫宮夢仁,雲南布政使宮爾勸。
宮姓血型
宮姓人群的血型分佈是:O型佔31%,A型佔27.9%,B型佔31.4%,AB型佔9.7%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