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姓圖騰(顓氏圖騰)
顓姓是中華姓氏之一,《元和姓纂》雲:“顓帝之後;或顓臾之後。”《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雲:“顓帝,即顓頊高陽氏;顓臾,春秋時小國,魯附庸,故址在今山東曹縣西北八十里顓臾村。望出濟陽。”顓帝乃黃帝后裔,所以顓姓源於黃帝。顓姓當今人口約兩千,排名第一千零五十七位。
【得姓始祖】
(暫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顓頊,顓帝之孫有顓氏。
源流二
源於風姓,相傳以風為姓的東夷部落首領太皞,在遠古時代就建立了顓臾方國。西周初期,成王封之為顓臾王,周天子給顓臾國的主要任務就是祭祀蒙山。由於顓臾國小勢弱,到了春秋初期就變成了魯國附庸。但顓臾終因勢單力薄,後被楚國所滅。其後人有以顓為姓者。
源流三
源於少數民族,湘西苗族龍姓中包涵有顓、耒等苗姓。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顓姓是一個古老的中華姓氏,當今人口約兩千,排名第一千零五十七位。
今北京、山西之太原及臨汾、湖北之武漢、雲南之隴川、安徽淮南、四川之成都、臺灣桃園、臺北、臺中、屏東、湖南吉首、河北倉縣等地均有此姓。
【郡望堂號】
郡望
濟陽郡:東晉改濟陽國置,治濟陽縣(今河南蘭考縣東北)。轄境相當今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及山東省東明縣南境。北魏廢。濟陽郡 (江蘇),晉明帝僑置,治毗陵郡武進縣(今江蘇常州市武進區西北)境內。南朝齊改南濟陽郡。梁天監中廢。濟陽郡 (山東),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濟北郡置,治盧縣(今山東柱平縣西南)。轄境相當今山東省平陰、陽穀、東阿、肥城、長清及茌平南部等地。天寶十三載(754年)省。
堂號
(暫缺)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