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姓圖騰(龐氏圖騰)
龐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一十七位姓氏,在豫冀、四川和兩廣地區佔優勢。當今龐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11%,總人口大約有140萬。
龐的名義和圖騰:
龐,高屋也,從廣,龍作聲韻。龐是由廣和龍組合的會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廣是屋,像對刺高屋之形,本義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龍,是君主和部落首領的象徵;龐字的本義是君主或帝王所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引申有高屋、高大、厚實、雜亂等意思,後來多被用為地名和姓。
在古代,擅長建造高屋的一支群體稱為龐氏族,往往為帝王或諸侯工作。高屋是龐氏族的原始圖騰,龐字逐漸成為氏族的族徽和名稱,龐入所居之地稱為龐。
由於龐氏族擅長建築,自然也善於建築圍牆、籬笆等,建起了城堡稱為龐邑,後來發展為國和姓。
龐姓的起源和演變:
龐姓源出主要有兩支:高陽氏、姬姓。
第一支出自高陽氏。相傳在高陽氏顓頊帝時代,有八才子,其一稱龐降,亦稱龐江,其後有龐氏。其實,高陽氏時代的八才子是當時有影響的八個大氏族,均屬高陽氏聯盟。龐氏族應是龐降氏族中的一個分支,為擅長建造高屋的群體。龐氏族早期的活動地域可能在今陝西韓城東南,後來南下越過長江進入湖南衡陽以東。高陽氏的龐氏的歷史至少有4000多年。
第二支系自姬姓。商朝末期,周文王封其第十五子於古畢國(在今陝西成陽北),成立了畢國,公爵,國君始稱畢公高。畢公高的一位庶出兒子被封在龐,即古龐人古地(在今陝西韓城東),其後人遂以邑為氏。姬姓龐氏的歷史也有3000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龐姓氏族一直較為單純,很少融人其他民族的血液。龐姓在歷史的程序中與周邊的民族一直有聯絡,西北的龐邑與西羌相接,一些龐人融入羌人中成為羌中大族。在西漢初期羌人中的龐氏族又南進漢人地區,重又轉化為漢人。向南遷移進入楚地的龐人,也與那裡的土著發生了基因的交流,龐人先進入俚人中形成了有勢力的龐部,隋朝時俚人龐部向北移動,進入漢人地區,最終同化為漢族。俚人是當今湘鄂地區的土家族、瑤族的先民。其後幾乎沒有大規模的其他少數民族的血液進入龐姓群體中。直到清朝初期,滿洲八旗中的龐佳氏族集體改姓龐,形成了東北地區的龐姓,其實滿洲八旗的龐佳氏族的先民也是龐姓漢人。
歷史上龐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期,龐姓最初活動在陝晉地區,春秋時期向東和向南遷移,戰國時期已經進入河北、山東地區,南方進人中原、湖北和湖南地區。秦、漢以後,龐姓主要在西北陝甘地區和河南發展較快,形成了著名的始平、南安和南陽望族。唐、宋時期,龐姓主要的分佈地區在長江以北,明朝時龐姓已經分佈於大江南北。
宋朝時期,龐姓約有近15萬.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19%,排在八十多位。當時山東為龐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龐姓總人口的62%,其次分佈於四川、湖北、河北、江蘇、江西和河南等地。全國形成了以山東為中心向四周散佈的龐姓聚集分佈狀。
明朝時期,龐姓大約有7萬餘,約佔全國人口的0.08%,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之後。龐姓人口的急劇減少,其主要因素是北方地區的戰亂,北方地區的龐姓人群主體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其後向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移民。當時山西成為龐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龐姓人口的20%。全國龐姓主要集中於山西、四川、山東、廣西、浙江、廣東、河北七省,大約佔全國龐姓總人口的85%。龐姓人口主要由山東向西北和西南地區遷移。全國基本形成了晉冀魯、四川、兩廣三塊龐姓集中分佈區。
當代龐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龐姓的人口已有14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1%。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龐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目前龐姓的第一大省為河南,大約佔全國龐姓人口的13%。全國龐姓主要分佈於河南、廣西、四川、河北、廣東,這五省區集中了龐姓人口的53%,其次分佈在山東、山西、陝西、黑龍江,這四省又集中了龐姓人口的19%。全國形成了以豫冀、四川、兩廣為中心的三大塊龐姓分佈聚集區。
龐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117)表明:在豫晉、冀京津、魯遼大部、內蒙古中部、黑龍江東部、陝西大部、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四川東北部、重慶、鄂湘大部、貴州北段、桂瓊、廣東西部,龐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為0.18%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7%以上,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6.2%,該地區居住了大約70%的龐姓人群。在廣東中部、湖南西部和南部、江西西部、湖北東部、安徽中部、江蘇北部、山東東部、遼吉黑大部、內蒙古東部、陝甘中部、寧夏大部、四川中部、雲南東部、貴州大部,龐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為0.12%—0.18%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1.1%,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0%的龐姓人群。
龐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龐姓的郡望有始平、譙國、南安和南陽。龐姓以仁濟為其堂號,“仁濟”堂號典出宋朝的龐安。龐安是當時的名醫,看病十愈八九。他為病人專門建立了房
子,親自看病人吃藥和飲食,時人都讚佩他的醫風和仁愛之心。仁濟就是仁慈和救濟之意。
楹聯 龐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五副:
南州冠冕;宰相田園。
南州雛鳳;東土祥鳥。
孝行無雙;賢才第一。
千秋功烈留三國;一代忠貞屬二師。
孝婦感天,曾聞鯉躍;德公避世,偕隱鹿門。
家訓格言 龐尚鵬是明代的經濟學家和教育家。他十分重視對子女的訓教,認為“成立之難如昇天,復墜之易如燎毛”,如無家長的正確引導,子孫們猶如在黑暗中摸索行路,極易誤入歧途。他提出“務本業,禁奢靡,嚴約束,崇厚德,慎典守,端好尚”六條治家原則。他強調“孝、友、勤、儉四字,最為立身第一義,必真知力行,奉此心為嚴師”的家訓思想。他對子孫們的前途,主張力所能及:力所能之,以儒為世業;如不能,則應以農桑為常業。不論幹何職業,均須自食其力。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龐姓歷代名人52名,佔總名人數的0.11%,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四十九位;龐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07%,排在並
列第一百七十九位;龐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1%,排在並列第一百三十七位;龐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07%,排在並列第一百七十
二位。
龐姓歷代重要人物有:戰國魏國名將龐涓;三國蜀漢名士龐德公,劉備謀士龐統,魏國名將龐德;唐朝遼東行軍總管龐孝泰,京兆尹龐嚴,桂林戍卒起義軍領袖龐勳;北宋大學士、潁國公龐籍;清朝道光進士、刑部尚書龐鍾璐;當代工藝美術家龐薰琹,中國伊斯蘭教經學家、教育家龐士謙。
龐姓血型:
龐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4.1%,A型佔28.3%,B型佔28.9%,AB型佔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