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姓圖騰(叔氏圖騰)
叔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作為單姓的叔姓在春秋戰國時非常常見,但後世罕見。一般認為該姓主要出自於同輩兄弟排行,即伯仲叔季,但《百家姓》中未予記載。叔姓現今人口約六千,排在第八百四十八位。
【得姓始祖】
(暫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顓頊帝之孫名叔歜,其後以名為氏,據《路史》注云:“顓帝后有叔氏。”又云:“顓頊之孫名叔歜,後以為氏。”此當以名為氏。
源流二
源自姜姓,其據《路史》又云:“大嶽後。”大,同“太”。太嶽,四嶽之一;相傳為堯臣羲和之子。《姓氏詞典》稱:“相傳太嶽系炎帝后裔。”故此當系出姜姓。
源流三
源自古人名,鄭樵注云:“或言八凱叔達之後。”八凱,或作“八愷”。古史相傳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即蒼舒、隤、檮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此當“以古人名為氏”。
源流四
源自姬姓,又云:“姬姓,魯桓公之子叔牙之後。叔牙與慶父同母。慶父弒閔公,叔牙有罪,飲酖而死。遂立公孫茲,為叔氏,亦曰叔孫氏,亦曰叔仲氏。”此“以(輩)次為氏”,
源流五
源自姬姓,又云:“魯文公之子叔肸之後亦為叔氏。”《姓氏考略》亦注:“魯文公少子叔肸,宣公篡立,叔肸不義其所為,不食其祿,別其族為叔氏。”此亦以次為氏,系出姬姓。
源流六
又云:“晉叔向之後亦為叔氏。”叔向,羊舌肸之字。此當以字為氏,系出複姓“羊舌”。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叔姓現今人口約六千,排在第八百四十八位。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龍江省之嫩江縣,山西之太原、大同及晉中地區,臺灣桃園、遼寧遼中、山東新泰、安徽淮南等地有分佈。
【郡望堂號】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