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周書·畢命

畢命原文

  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

  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民罔攸劝。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

  王曰:「呜呼!父师,今予祗命公以周公之事,往哉!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余风未殄,公其念哉!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兹殷庶士,席宠惟旧,怙侈灭义,服美于人。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惟艰。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古训,于何其训。」

  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厎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四夷左衽,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公其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其成式,惟乂。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民寡,惟慎厥事。钦若先王成烈,以休于前政。」

畢命譯文

  康王十二年六月庚午日,月亮新放光明。到第三天壬申日,康王早晨從鎬京行到豐邑,把成周的民眾,命令給太師畢公安治於東郊。

  康王這樣說:“啊!父師。文王武王行大德於天下,因此能夠承受殷的王命,代理殷王。周公輔助先王安定國家,告戒殷商頑民,遷徙到洛邑,使他們接近王室,因而他們被周公的教訓感化了。自從遷徙以來,已經過了三紀。人世變化,風俗轉移,今四方沒有憂患,我因此感到安寧。治道有起有落,政教也隨著風俗改革。若不善用賢能,人民將無所勸勉仰慕。我公盛德,不但能勤小事,而且輔助過四代,嚴正地率領下屬,臣下沒有人不敬重師訓。你的美好功績被先王所重視,我小子只有垂衣拱手仰仗成功罷了。”

  康王說:“啊!父師。現在我把周公的重任敬託給公,我公前往吧!我公到那裡,當識別善和惡,標誌善人所居之裡,表彰善良,疾恨邪惡,樹立好的風氣。有不遵循教訓和常法的,就變更他的井居田界,使他能夠畏懼和敬慕。又要重新畫出郊圻的境界,認真加固那裡的封疆守備,以安定四海之內。為政貴在有常,言辭應當體現精要,不宜好異。商地舊俗喜好侈靡,以巧辯為賢,餘風至今沒有斷絕,我公要考慮呀!

  “我聽說:‘世代享有祿位的人家,很少能夠遵守禮法。’他們以放蕩之心,輕蔑有德的人,實在是悖亂天道。腐敗的風俗奢侈華麗,萬世相同。如今殷商眾士,處在寵位已經很久,憑仗強大,忽視德義,穿著華美過人。他們驕恣過度,矜能自誇,將會以惡自終。放恣之心今天雖然收斂了,但防閒他們還是難事。資財富足而能接受教訓,可以長久。行德行義,這是天下的大訓;若不用古訓教導,他們何時會順從呢?”

  康王說:“啊!父師。我國的安危,就在於這些殷商眾士。不剛不柔,那樣的教化就真好。開初,周公能夠謹慎對待;中間,君陳能夠使他們和諧;最後,我公當能夠成功。三君合心,共同歸向於教導,教導普遍了,政事治理了,就能潤澤到生民。四方各族被髮左衽的人民,都會受到福利,我小子也會長受大福。我公當治理好成周,建立無窮的基業,也會有無窮的美名。後世子孫順從我公的成法,天下就安定了。啊!不要說不能,當儘自己的心;不要說百姓少,當慎行政事。認真治理好先王的大業,使它比前人的政績更好吧!”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