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三十世家·陳丞相世家

陳丞相世家原文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後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後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於临济。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於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俱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於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遂与东伐项王。至彭城,为楚所败。引而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亚将,属於韩王信,军广武。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原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於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其後,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於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於楚军,宣言诸将锺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锺离眜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原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遂入关,收散兵复东。

  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封平以户牖乡。用其奇计策,卒灭楚。常以护军中尉从定燕王臧荼。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阬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柰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於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後车。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高帝顾谓信曰:“若毋声!而反,明矣!”武士反接之。遂会诸侯于陈,尽定楚地。还至雒阳,赦信以为淮阴侯,而与功臣剖符定封。

  於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於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礻必,世莫得闻。

  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顾问御史曰:“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馀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於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

  其後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豨及黥布。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祕,世莫能闻也。

  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恶哙者。高帝怒曰:“哙见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曰:“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嬃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後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而令绛侯勃代将,将兵定燕反县。

  平行闻高帝崩,平恐吕太后及吕嬃谗怒,乃驰传先去。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於荥阳。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吕太后哀之,曰:“君劳,出休矣。”平畏谗之就,因固请得宿卫中。太后乃以为郎中令,曰:“傅教孝惠。”是後吕嬃谗乃不得行。樊哙至,则赦复爵邑。

  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卒,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陵少文,任气,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帝之仇,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

  安国侯既为右丞相,二岁,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吕太后怒,乃详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陵之免丞相,吕太后乃徙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给事於中。

  食其亦沛人。汉王之败彭城西,楚取太上皇、吕后为质,食其以舍人侍吕后。其後从破项籍为侯,幸於吕太后。及为相,居中,百官皆因决事。

  吕嬃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嬃於陈平曰:“鄙语曰‘兒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嬃之谗也。”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审食其免相。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原以右丞相让勃。”於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於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穀,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彊对邪?”於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子共侯买代侯。二年卒,子简侯恢代侯。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弃市,国除。

  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然其後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原得续封陈氏,然终不得。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曲逆穷巷,门多长者。宰肉先均,佐丧後罢。魏楚更用,腹心难假。弃印封金,刺船露裸。间行归汉,委质麾下。荥阳计全,平城围解。推陵让勃,裒多益寡。应变合权,克定宗社。

陳丞相世家譯文

  陳丞相陳平,陽武縣戶牖鄉人。年輕時家中貧窮,喜歡讀書,有田地三十畝,僅同哥哥陳伯住在一起。陳伯平常在家種地,聽任陳平出外求學。陳平長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有人對陳平說:“你家裡那麼窮,吃了什麼長得這麼魁梧?”陳平的嫂子惱恨陳平不看顧家庭,不從事勞動生產,說:“也不過吃糠咽菜罷了,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陳伯聽到這些話,趕走了他的妻子並休棄了她。

  等到陳平長大成人該娶媳婦了,富有的人家沒有誰肯把女兒嫁給他,娶窮人家的媳婦陳平又感到羞恥。過了好長時間,戶牖有個叫張負的富人,他的孫女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沒有人再敢娶她。陳平卻想娶她。鄉鎮中有人辦喪事,陳平因為家貧,就去幫忙料理喪事,靠著早去晚歸多得些報酬以貼補家用。張負在喪家見到他,相中了這個高大魁梧的陳平;陳平也因為這個緣故,很晚才離開喪家。一次,張負跟著陳平到了陳家,陳家意在靠近外城城牆的偏僻小巷子裡,拿一領破席就當門了,但門外卻有很多貴人留下的車輪印跡。張負回家後,對他的兒子張仲說:“我打算把孫女嫁給陳平。”張仲說:“陳平又窮又不從事生產勞動,全縣的人都恥笑他的所作所為,為什麼偏把女兒嫁給他?”張負說:“哪有儀表堂堂像陳平這樣的人會長久貧寒卑賤呢?”終於將孫女嫁給了陳平。因為陳平窮,張家就借錢給他行聘,還給他置辦酒宴的錢來娶親。張負告誡他的孫女說:“不要因為陳家窮的緣故,侍奉人家就不小心。侍奉兄長陳伯要像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嫂嫂要像侍奉母親一樣。”陳平娶了張家女子以後,資財日益寬裕,交遊也越來越廣。

  陳平所居的庫上裡祭祀土地神,陳平做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勻。父老鄉親們說:“好,陳家孩子真會做分割祭肉的人!”陳平說:“唉,假使讓我陳平主宰天下,也會像這次分肉一樣呢?

  陳勝起兵後在陳縣稱王,派周市平定了魏國地區,立魏咎為魏王 ,與秦軍在臨濟交戰。在這以前陳平本已辭別他的哥哥陳伯,隨一些年輕人去臨濟到魏王咎手下做事。魏王任命他為太僕。陳平向魏王進言,魏王不聽,有的人又說他的壞話,陳平只好逃離而去。

  過了多時,項羽攻佔土地到黃河邊上,陳平前往投奔項羽,跟隨項羽入關攻破秦國,項羽賜給他卿一級的爵位。項羽東歸,在彭城稱王,漢王回軍平定三秦向東進軍,殷王反叛楚國。項羽於是封陳平為信武君,讓他率領魏王咎留在楚國的部下前往,擊敗並降服了殷王而凱旋。項王派項悍任命陳平為尉,賞給他黃金二十鎰。過了不久,漢王又攻下殷地。項王大怒,準備殺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將領吏。陳平害怕被殺,便封好項王賞給他的黃金和官印,派人送還項王,自己單身拿著寶劍抄小路逃走。陳平橫渡黃河,船伕見他一個美男子單身獨行,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腰中定當藏有金玉寶器,就盯著陳平,打算殺掉他。陳平很害怕,就解開衣服赤身露體地幫助船伕撐船。船伕知道他身上一無所有,才沒有下手。

  陳平於是到修武投降漢軍,透過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召他進去。此時萬石君石奮做漢王的中涓,接過陳平的名貼,引陳平進見漢王。陳平等七個人都進去了,漢王賜給他們飲食。漢王說:“吃完後,到客舍去休息吧。”陳平說:“我有要事前來,所說的話不能拖過今日。”於是漢王就跟他交談並喜歡他。漢王問:“你在楚軍時擔任什麼官職?”陳平說:“做都尉。”漢王當天就任命陳平為都尉,讓他做參乘,主管護軍一職的工作。眾將都喧譁起來,說:“大王日前剛得到楚國的一個逃兵,還不知道他本領的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輛車子,並且反讓他監督我們這些老將!”漢王聽到這些議論,更加寵幸陳平。漢王於是帶著陳平往東討伐項王。到了彭城,被楚軍打敗。漢王領兵返回,一路上收集散兵到達滎陽,任命陳平為副將,隸屬於韓王信,駐紮在廣武。

  周勃、灌嬰等都詆譭陳平說:“陳平雖然是個美男子,只不過像帽子上的美玉罷了,他的內裡未必有真東西。我們聽說陳平在家時,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裡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來歸附楚王;歸附楚王不相合,又逃來歸降漢王。現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為護軍。我們聽說陳平接受了將領們的錢財,錢給得多的就得到好處,錢給得少的就遭遇壞的處境。陳平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作亂奸臣,希望大王明察。”漢王懷疑起陳平來,召來魏無知責問他。魏無知說:“我所說的是才能,陛下所問的是品行。現在如果有人有尾生、孝已那樣的品行,但對勝負的命運沒有好處,陛下哪有閒暇使用這樣的人呢?楚漢對峙,我推薦善出奇謀的人,只關心他的計謀是否確實能夠有利國家罷了。至於私通嫂嫂、接受錢財,又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呢?”漢王召來陳平責問道:“先生在魏王那裡做事不相合,便去楚王那裡做事而又半道離開。如今又來跟從我,講信用的人原來是這樣三心二意嗎?”陳平說:“我在魏王那裡做事,魏王不能採用我的建議,所以我離開他到項王那裡做事。項王不能夠信任人,他所信任、寵愛的,不是那些項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這才離開楚王。聽說漢王能夠用人,所以來歸附大王。我空身而來,不接受錢財便沒有辦事的費用。如果我的計謀確有值得采納的,希望大王採用;假若沒有值得采用的,錢財都還在,請允許我封好送回官府,並請求辭職回家。”漢王於是向陳平道歉,豐厚地賞賜了他,任命他為護軍中尉,監督全體將領。將領們才不也再說什麼了。

  後來楚軍加緊進攻,切斷了漢軍的甬道,把漢王圍困在滎陽城。過了好一段時間,漢王為這種困境而憂慮,請求割讓滎陽以西的地區來講和。項王不同意。漢王對陳平說:“天下如此紛亂,什麼時候才能安定呢?”陳平說:“項王為人謙恭有禮,對人愛護,具有清廉節操、喜歡禮儀計程車人多歸附他。到了論功行賞、授爵封邑時,卻又吝嗇這些爵邑,士人因此又不願歸附他。如今大王傲慢又缺乏禮儀,具有清廉節操計程車人不來歸附;但是大王能夠捨得給人爵位、食邑,那些圓滑沒有骨氣、好利無恥之徒又多歸附漢王。如果你們各方誰能去掉雙方的短處,採取你們雙方的長處,那麼只要招一招手,天下就能安定了。但是大王愛隨意侮辱人,不能羅致到具有清廉節操計程車人。不過楚軍方面有著可以擾亂的地方,項王那裡剛直的臣子像亞父范增、鍾離味、龍且(jū,居)、周殷之輩,不過幾個人罷了。大王如果能捨得拿出幾萬斤黃金,施行反間的計謀,離間楚國的君臣,讓他們互生懷疑之心,項王為人猜忌多疑,聽信讒言,他們內部定會互相殘殺。漢軍可趁機發兵攻打他們,擊敗楚軍是一定的人。”漢王認為陳平說得對,於是拿出黃金四萬斤給陳平,聽憑他使用,不過問他的支出情況。

  陳平用了很多黃金在楚軍中進行離間活動,在眾將中揚言鍾離味等人作為項王的將領,功勞很多,但始終不能劃地封王,他們打算跟漢王聯合起來,消滅項王,瓜分楚國的土地,各自為王。項羽果然猜疑起來,不再信任鍾離昧等人。項王已經懷疑上鍾離昧等人以後,派遣使者到漢軍那裡打探。漢王備下豐盛的酒宴,命人端進。見到楚王的使者,漢王就佯裝吃驚地說:“我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原來竟是楚王的使者!”又讓人把酒餚端走,換上粗劣的飯菜端給楚王的使者。楚王使者回去以後,把這些情況稟告給項王。項王果然大大地懷疑起亞父。范增想急速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任他,不肯聽從。范增聞知項王在懷疑自己,就生氣地說:“天下的大事基本定局了,君王自己幹吧!我請求辭職告老還鄉!”他回鄉還沒有到達彭城,就因背上毒瘡發作而死。陳平於是夜裡讓兩千名婦女出滎陽城東門,楚軍便發動攻擊,陳平就與漢王從滎陽西門出城逃離。漢王隨即進入關中,收集敗散計程車兵再次東進。

  第二年,淮陰侯韓信打敗了齊國,自立為齊王,派使者把這件事稟報給漢王。漢王大怒,斥罵韓信。陳平暗暗地踩漢王的腳,漢王也有所悟,於是優厚地款待齊王使者,並派張子房立即封韓信為齊王。漢王把戶牖鄉封給陳平。漢王採用陳平的奇計妙策,最終滅掉楚國。陳平曾經以護軍中尉的身份跟隨漢王平定了燕王臧荼。

  漢六年(前201),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謀反。高帝問詢將領們,將領們說:“趕緊發兵活埋這小子。”高帝默默不語。高帝問陳平,陳平一再推辭,反問道:“各位將領說些什麼?”皇上把各位將領的話都告訴了陳平。陳平問:“有人上書說韓信謀反,有知道這件事的外人嗎?”皇上說:“沒有。”陳平問:“韓信本人知道這情況嗎?”皇上說:“不知道。”陳平說:“陛下的精銳部隊跟楚國比哪個強?”皇上說:“不能超過它。”陳平問:“陛下的將領中用兵有能超過韓信的嗎?”皇上說:“沒有誰趕得上他。”陳平說:“如今陛下的軍隊不如楚國精銳,將領的才幹又趕不上韓信,卻要發兵攻打他,這是促使他同我們作戰,我私下裡為陛下的安危而擔憂。”皇上說:“那該怎麼辦呢?”陳平說:“古時天子巡察各地,會見諸侯。南方有個雲夢澤,陛下只是假裝出遊雲夢,在陳縣會見諸侯。陳縣在楚國的西部邊界,韓信聽到天子懷著善意出遊,看那情勢定然無事,因而到郊外迎接拜見陛下。拜見時,陛下趁機將他拿下,這只不過是一個力士就能辦到的事。”高帝覺得他的主意不錯,於是派出使者告知各諸侯到陳縣會面,說“我即將南遊雲夢”。皇上便隨即出發。此行尚未到達陳縣,楚王韓信果然在郊外的路上迎接。高帝預先準備好武士,見韓信來了,立即將他拿下捆綁起來,裝在副車中。韓信喊道:“天下已經平定了,我本來該當烹殺了!”高帝回過頭對韓信說:“你別出聲喊叫了!你謀反,已經很明顯了!”武士把韓信兩手反綁在後。高帝於是在陳縣會見了諸侯,全部平定了楚地。高帝回到洛陽,赦免了韓信,降封他為淮陰侯,又與有功之臣剖符確定封賞。

  當時與陳平剖符,世代相傳而不斷絕,封為戶牖侯。陳平辭謝說:“這不是我的功勞。”皇上說:“我採用了先生的計謀,克敵制勝,這不是功勞是什麼呢?”陳平說:“不是魏無知,我怎麼能入朝為官呢?”皇上說:“像先生您這樣可以說是不忘本了。”於是又賞賜了魏無知。第二年,陳平以護軍中尉的身份跟從高帝在代地攻打謀反的韓王信。匆忙行軍到了平城,被匈奴圍困,七天吃不上飯。高帝採用了陳平的妙計,派人到單于的閼(yān,淹)氏(zhī,之)那裡去疏通,才得以解圍。高帝脫身以後,陳平的計策始終秘而不宣,世間有沒人得知內情。

  高帝南歸經過曲逆,登上城樓,望見縣城的房屋很大,說道:“這個縣好壯觀!我行遍天下,只見到洛陽和這個縣是這樣。”回頭問御史說:“曲逆的戶口有多少?”御史回答說:“當初秦朝時有三萬多,中間連年戰亂,很多人逃亡藏匿,如今現存五千。”當時高帝便命令御史,改封陳平為曲逆侯,盡享全縣各戶的賦稅收入,取消以前所封的戶牖鄉。

  此後陳平曾以護軍中尉的身份跟從高帝征討陳豨和黥布。他一共出過六次奇次,每次為此都增加了封邑,一共增封了六次。奇計有的頗為隱秘,世間無人得知。

  高帝隨擊敗黥市的軍隊回來,因受創傷而患病,緩緩地行至長安。燕王盧綰反叛,皇上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兵征討他。啟程後,有人說樊噲的壞話。高帝發怒說:“樊噲見我病了,便盼望我死。”便採用陳平的計謀,召絳侯周勃在病榻前受命,說道:“陳平速駕站車馬載著周勃代替樊噲領兵,陳平到了軍中立即斬下樊噲的頭!”二人接受了詔命,駕驛站車馬急行,還沒有到達軍中,邊走邊商議說:“樊噲是高帝的老朋友了,功勞很多,而且又是呂后妹妹呂嬃(xū,胥)的丈夫,與高帝有親戚關係並且顯貴,高帝因為一時憤怒的緣故想殺他,只怕將來要後悔。我們寧可把他囚禁起來交與皇上,由皇上自己處決他。”他們沒有到軍營中,便堆土築壇,用符節召來樊噲。樊噲接受詔令,立即被反綁起來裝上囚車,由驛站送往長安,使命絳侯勃替樊噲為將,率兵閏定燕地反叛的各縣。

  陳平在返回時聽說高帝去世,他恐怕呂嬃進讒言、呂后聽信讒言發怒,便急駕驛站車馬先行。路上遇到使者詔令陳平和灌嬰駐守滎陽。陳平接受詔命,馬上又驅車趕到宮廷,哭得非常哀痛,趁機在高帝靈堂內向呂后稟奏處理樊噲一事的經過。呂太后哀憐陳平,說道:“您辛苦了,出去好好休息吧。”陳平害怕讒言加於自身,於是堅決請求留宿宮中,擔任警衛。呂太后於是任命他做郎中令,說道:“請好好輔佐教導孝惠皇帝。”此後呂嬃的讒言才不起作用。樊噲被押到長安,便被赦免並恢復了原來的爵位和封邑。

  孝惠帝六年(前189),相國曹參去世,任命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王陵,原為沛縣人,當初是縣裡的豪紳,高祖在卑微時,像對待兄長那樣侍奉王陵。王陵缺乏文化素養,愛意氣用事,喜歡直言。到了高祖在沛縣起兵,進入關中抵達咸陽時,王陵也自己聚集黨羽幾千人,駐在南陽,不肯跟從沛公。等到漢王回軍進攻項籍時,王陵才率兵歸屬漢王 。項羽拿到王陵的母親安置在軍營中,王陵的使者到來時,項羽就讓王陵的母親朝東坐著,想以此招降王陵。王陵的母親私下送走使者時說哭著說:“請替我告訴王陵,要小心地侍奉漢王。漢王是個寬厚的長者,不要因為我的緣故而有三心二意。我以一死來給你送行吧。”說罷即拔劍自刎而死。項王發怒,燒煮了王陵的母親。王陵終於跟從漢王平定天下。王陵跟雍齒關係不錯,雍齒是高帝的仇人,王陵又原本無意跟從高帝,由於這些緣故受封較晚,被封為安國侯。

  安國侯做了右丞相,兩年後,孝惠帝去世。呂太后想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詢問王陵,王陵說:“不行。”又問陳平,陳平說:“可以。”呂太后發怒,於是假意提升王陵為皇帝的太傅,實際上不重用王陵。王陵發怒,稱病辭職。閉門不出,始終不朝見皇帝,七年後去世。

  王陵被免除丞相職務後,呂太后就調任陳平為右丞相,任命闢陽侯審食(yì,義)(jī,基)為左丞相。左丞相不設辦公的處所,常在宮中處理政務。

  審食也是沛縣人。漢王在彭城以西被擊敗時,楚軍抓走漢王的父親和呂后作為人質,食其以家臣的身份侍奉呂后。他後來跟隨漢軍打敗項羽被封為侯,受到呂太后的寵幸。等到他做了左丞相,住在宮中,百官都得透過他才能決斷事情。

  呂嬃常因從前陳平為高帝出謀劃策捉拿樊噲,多次進讒言說:“陳平當丞相不理政務,每天飲美酒,玩弄婦女。”陳平聽到後,飲酒作樂日益加劇。呂太后聞知此事,暗自高興。她當著呂嬃的面對陳平說:“俗語說‘小孩和婦女的話不可信’,就看你對我怎麼樣了。不要怕呂嬃說你的壞話。”

  呂太后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陳平假裝順從這件事。等到呂太后去世,陳平跟太尉周勃合謀,終於誅滅了呂氏宗族,擁立孝文皇帝即位,此事陳平是主要策劃者。審食其被免去左丞相一職。

  孝文帝即位後,認為太尉周勃親自率兵誅滅呂氏宗族,功勞多;陳平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讓給周勃,於是託病引退。孝文帝剛剛即位,覺得陳平病得奇怪,就去探問他。陳平說:“高祖時期,周勃的功勞不如我陳平。到誅滅呂氏宗族時,我的功勞也就不如周勃了。我願把右丞相的職位讓給周勃。”於是孝文帝就任命絳侯周勃為右丞相,位次名列第一;陳平調職為左丞相,位次名列第二。賞賜陳平黃金千金,加封食邑三千戶。

  過了一段時間,孝文皇帝已經漸漸明瞭熟悉國家大事,在一次接受群臣朝見時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知道。”孝文皇帝又問:“全國一年中錢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急得汗流浹背,慚愧自己不能回答。於是皇上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主管的人。”皇上說:“主管的人又是誰?”陳平說:“陛下若問判決案件的情況,可詢問廷尉;問錢糧收支的情況,可詢問治粟內史。”皇上說:“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麼您所主管的是些什麼事呢?”陳平謝罪說:“為臣誠惶誠恐!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強擔任宰相的職位。宰相一職,對上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養育萬物適時生長,對外鎮撫四夷和諸侯,對內愛護團結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夠勝任他們的職責。”孝文帝於是稱讚他回答得好。右丞相周勃大為慚愧,退朝後埋怨陳平說:“您怎麼不在平時教我對答這些話!”陳平笑著說:“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職責嗎?陛下如若問起長安城中盜賊的數目,您也要勉強湊數來對答嗎?”這時絳侯周勃自知自己的才能比陳平差遠了。過了一會時間絳侯周勃託病請求免去右丞相的職務,陳平獨自擔任整個丞相的職務。

  孝文帝二年(前178),丞相陳平去世,諡號為獻侯。他的兒子恭侯陳買接替侯位。陳買為侯二年去世,他的兒子簡侯陳恢接替侯位。陳恢為侯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陳何接替侯位。陳何為侯二十三年時,犯了搶佔他人妻子的罪,處以死刑,封國被廢除。

  當初陳平曾經說過:“我經常使用詭秘的計謀,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後代如果被廢黜,也就止住了,終歸不能再興起,因為我暗中積下了很多禍因。”此後陳平的曾孫陳掌靠著是衛家親戚的關係,希望能夠接續陳家原來的封號,但終究未能實現。

  太史公說:陳丞相陳平年輕的時候,原本喜歡黃帝、老子的學說。當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的時候,他的志向本來已經很遠大了。他彷徨於楚魏之間,最終歸附高帝。他常常想出妙計,解救紛繁的危難,消除國家的禍患。到了呂后執政時期,諸事多有變故,但陳平意能自免於禍,安定漢室,保持榮耀的名望終身,被稱為賢相,難道不是善始善終嗎!假若沒有才智和謀略,誰能做到這一步呢?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