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àng tóng | 注音 | ㄕㄤˋ ㄊㄨㄥˊ |
首字母 | st | 詞性 | 動詞 |
近義詞 | 仍然、依然、仍舊、猶、猶如、猶太人、猶豫、尚且、尚未、尚可 | ||
反義詞 | 不再、不復、不再、不及、不夠、不尚、不猶、不猶豫 | ||
基本解釋 | 1.墨子的政治思想。謂在"尚賢"的基礎上﹐推選賢者仁人。主張地位居下者逐層服從居上者﹐如家君服從國君﹑國君服從天子﹐從而達到"一同天下之議"的治世。 2.謂混同於流俗。 |
尚同的意思是,上天“選擇天下贊閱賢良聖智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立以為三公、萬國諸侯,以至左右將軍、大夫和鄉里之長,社會成員自下而上尚同於天子之“義”;並且“上有過,規諫之”。社會成員的意願層層上達,庶幾天子及其以下的各級官吏按共同的“義”行事,從而實現“天下治”。並且,天子的行為是否合於天下之義,必須據其是否尚同於天。這就阻斷了最高統治者自行又自斷其政的可能性。“夫既尚同於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則天災將猶未止也。故當若夫寒熱不節,雪霜雨露不時,五穀不熟,六畜不遂,疾災戾疫,飄風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下之人之不尚同於天者也。”(皆見《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