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í huǒ | 注音 | ㄕˊ ㄏㄨㄛˇ |
首字母 | sh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真火 | ||
反義詞 | 假火 | ||
基本解釋 | 1.中醫名詞。指邪火盛實的一種病理現象。臨床表現為高熱﹑狂躁﹑昏瞀﹑抽搐等。隨病邪所在臟腑之不同,症狀也各不相同。如肝火旺盛,表現為頭痛目赤;胃火旺盛,可見牙齦腫痛,大便秘結等。 |
實火,中醫病證名,指邪熱熾盛引起的實熱證。其證候表現為高熱、頭痛、目赤、口苦口乾、渴喜冷飲、煩躁、腹痛拒按、脅痛、便秘;甚或吐血、衄血,或發斑疹;舌紅、苔黃而幹或起芒刺、脈數實等。治宜清熱瀉火。.以胃、腸、肝膽實火為常見。《丹溪心法.火門》:“實火可瀉,黃連解毒湯之類;虛火可補,小便降火最速。凡氣有餘便是火,不足者是氣虛。”邪火熾盛引起的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