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慮
jī lǜ
ㄐㄧ ㄌㄩˋ
猶思慮。
唐 溫庭筠 《早秋山居》詩:“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唐皎然《讀張曲江集》:後輩驚失步,前修敢爭衡。始欣耳目遠,再使機慮清。
嚴復 《救亡決論》:“今夫生人之計慮智識,其開也,必由粗以入精,由顯以至奧,層累階級,腳踏實地,而後能機慮通達,審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