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ǔ máo qiú | 注音 | ㄩˇ ㄇㄠˊ ㄑㄧㄡˊ |
首字母 | ymq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羽球 | ||
反義詞 | 籃球、足球、乒乓球 | ||
基本解釋 | 1.球類運動專案之一。球場為長方形,中間橫隔球網,運動員各佔半個場區,用球拍將球在空中往來拍擊。室內室外均可進行。 2.羽毛球運動使用的球。用軟木包羊皮裝上羽毛,或用塑膠製成。 |
羽毛球是一項室內、室外都可以進行的體育運動。依據參與的人數,可以分為單打與雙打,及新興的3打3。羽毛球拍由:拍面、拍杆、拍柄及拍框與拍杆的接頭構成。一支球拍的長度不超過680毫米,其中球拍柄與球拍杆長度不超過41厘米,拍框長度為28厘米,寬為23厘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球拍的發展向著重量更輕、拍框更硬、拍杆彈性更好的方向發展。
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於英國。1873年,在英國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鎮有一位叫鮑弗特的公爵, 在他的領地開遊園會時,有幾個從印度回來的退役軍官就向大家介紹了一種隔網用拍子來回擊打毽球的遊戲,人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這項活動極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層社會社交場上風行開來。“伯明頓”(Badminton)即成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1893年,英國14個羽毛球俱樂部組成羽毛球協會,即全英公開賽的前身。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專案。
2017年11月,世界羽聯討論透過了羽毛球發球新規,新規要求發球時擊球點的高度將不能超過1.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