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ī zhí | 注音 | ㄙ ㄓˊ |
首字母 | s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主正人過。亦指主正人過的人。 2.官名。指丞相司直,西漢武帝時始置。幫助丞相檢舉不法。東漢改屬司徒。北魏至元沿置,或屬廷尉,或屬大理寺,掌推按﹑斷刑﹑治獄等。明廢。參閱《通典.職官三》﹑《職官七》﹐宋高承《事物紀原.九寺卿少.司直》。 3.官名。唐太子官屬,相當於朝廷的侍御史。 4.當值;值班。 |
司直
東漢獻帝建安八年(203),又重新設定司直,無所屬,負責督察京城百官。九年,詔命司直儀制皆如同司隸校尉,坐則同席,位置在司隸校尉之上,假傳置也,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