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以一奉百

yǐ yī fèng bǎi
with one working to provide for a hundred
“以一奉百”的成語拼音為:yǐ yī fèng bǎi,注音:ㄧˇ ㄧ ㄈㄥˋ ㄅㄞˇ,詞性: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浮侈》:“今察洛陽資末業者,什於農夫;虛偽遊手,什於末業。是則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婦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基本解釋:奉:供養。用一個人生產的物品供養一百個人。指生產的人少,消費的人多。,例句:古代有位官員叫孫眾,他在任職期間,非常盡職盡責,將一些重要決策和政策向下屬傳達時,總是用一句話就能將整個內容傳達清楚。有一次,他被問到如何將一項複雜的政策解釋給人民群眾,他回答:“以一奉百,簡潔明瞭。”從此,這句話成為了成語“以一奉百”的例子,用來形容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複雜事物的能力。
拼音 yǐ yī fèng bǎi
注音 ㄧˇ ㄧ ㄈㄥˋ ㄅㄞˇ
詞性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英文 with one working to provide for a hundred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奉:供養。用一個人生產的物品供養一百個人。指生產的人少,消費的人多。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浮侈》:“今察洛陽資末業者,什於農夫;虛偽遊手,什於末業。是則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婦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例句 古代有位官員叫孫眾,他在任職期間,非常盡職盡責,將一些重要決策和政策向下屬傳達時,總是用一句話就能將整個內容傳達清楚。有一次,他被問到如何將一項複雜的政策解釋給人民群眾,他回答:“以一奉百,簡潔明瞭。”從此,這句話成為了成語“以一奉百”的例子,用來形容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複雜事物的能力。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以一當十
下一個成語: 以一儆百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 百般刁難用各種手段使對方過不去。
  • 百般奉承用各種方式來恭維討好人。
  • 百般撫慰用各種方式進行安慰。撫慰:安慰。
  • 百般折磨用各種方式使人在肉體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 百寶萬貨指大量珍寶財物。
  • 百弊叢生百:形容多;弊:弊端,害處。各種弊害都產生出來了。
  • 百不當一當:抵擋。一百個抵擋不住一個。
  • 百不獲一一百個裡面也得不到一個。形容人或物的難得或所得極少。
  • 百不失一一百次中無一次失誤。表示射箭或打槍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指難得的好人或好東西。
  • 百不一存一百個裡面沒有留下一個。表示喪失殆盡。
  • 百不一貸猶言無一寬免。
  • 百不一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極其難得。
  • 百步穿楊在一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
  • 百城之富形容藏書極多,似擁有許多城市那樣富有。
  • 百尺竿頭桅杆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百尺無枝比喻罕見的大而有用之材。
  • 百川朝海眾水奔流趨向大海。多比喻無數分散的事物都彙集到一處。
  • 百川赴海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歸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彙集到一處。
  • 百川歸海川:江河。許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勢所趨或眾望所歸。也比喻許多分散的事物彙集到一個地方。
  • 百辭莫辯用任何話語都無法辯白。
  • 百代過客指時間永遠流逝。
  • 百代文宗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遠的年代裡堪為文人楷模的人物。
  • 百動不如一靜指多動不如靜待有效。
  • 百讀不厭厭:厭煩,厭倦。讀一百遍也不會感到厭煩。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
  • 百堵皆作堵:牆;作:興建。許多房屋同時建造。
  • 百端待舉面端:百種;舉:舉辦。有很多事情等著要興辦。
  • 百端交集無數感想互動彙集,形容感慨萬千。
  • 百墮俱舉墮:荒廢;廢棄。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 百二關河比喻山河險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敵百。指山河險固,可以二敵百。後指國力強盛,邊防穩固的國家。
  • 百二金甌比喻山河險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 百二山川比喻山河險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 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敵百。比喻山河險固之地。
  • 百發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凡待舉無數事情都等待興辦。
  • 百廢待舉廢:被廢置的事情;待:等待;舉:興辦。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 百廢待興廢:被廢置的事情;待:等待;興:興辦。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 百廢具舉指許多被廢置的事業都等著興辦。同“百廢俱舉”。
  • 百廢具興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 百廢具作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 百廢俱舉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 百廢俱興俱:全,都。許多已經荒廢了的事情一下子都興辦起來。
  • 百廢鹹舉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 百福具臻形容各種福運一齊來到。
  • 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時發生。各種感觸交織在一起。形容感觸很多,心情複雜。
  • 百怪千奇形容花樣繁多。
  • 百鬼眾魅各種妖魔鬼怪。
  • 百花齊放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
  •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爭論。
  • 百花生日舊指陰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百花爭妍妍:美、豔。形容繁華盛開,生氣勃勃的景象。
  • 百花爭豔各種花草樹木競相開放出豔麗的花朵。
  • 百卉千葩常比喻事物豐富多彩,景象繁榮興盛。
  • 百喙莫辯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的嘴也不能辯解。同“百口莫辯”。
  • 百喙難辯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百口也很難辯解。同“百口莫辯”。
  • 百喙難辭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百口也很難解釋。
  • 百喙如一猶言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 百喙一詞猶言眾口一辭。同“百喙如一”。
  • 百計千方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 百計千謀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同“千方百計”。
  • 百計千心指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 百家爭鳴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也指不同意見的爭論。百家,這種觀點的人或各種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
  • 百結愁腸指愁緒如結無法解開。
  • 百結懸鶉比喻衣衫破爛。鶉鳥尾禿,像補綴百結,故云。
  • 百舉百捷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辦事萬無一失。同“百舉百全”。
  • 百舉百全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百孔千瘡比喻毛病很多,問題嚴重,已經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 百孔千創比喻困苦不堪。同“百孔千瘡”。
  • 百口莫辯莫:不能;辯:辯白。即使有一百張嘴也辯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樣辯白也說不清楚。
  • 百口難分即使有一百張嘴也難分辯清楚。猶百口莫辯。
  • 百口同聲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 百裡挑一一百個當中就挑出這一個來。形容人才出眾。
  • 百里之才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才。後稱才能平常的人。
  • 百鍊成剛剛通鋼。鐵經過反覆錘鍊便成為堅韌的鋼。比喻人經過多次磨鍊而成為有用之才。
  • 百鍊成鋼比喻經過長期鍛鍊,變得非常堅強。
  • 百了千當了:了結;當:妥當;百、千:指一切事。比喻事事妥貼,有著落。
  • 百伶百俐形容非常聰明乖巧。
  • 百齡眉壽眉壽:長壽。祝人高壽的頌辭。
  • 百慮一致指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於一致。
  • 百慮攢心各種思慮一齊聚集在心頭。
  • 百媚千嬌媚、嬌:美好。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 百密一疏在極周密的考慮中偶然出現了一點疏忽。
  • 百謀千計猶千方百計。
  • 百年不遇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見到過或少有的機會。
  • 百年大計大計:長遠的重要的計劃。指關係到長遠利益的計劃或措施。
  • 百年大業指關係到長遠利益的重要計劃或措施。同“百年大計”。
  • 百年好合夫妻永遠和好之意。
  • 百年好事指婚姻喜事。
  • 百年難遇百年也碰不到。形容罕見或很不容易碰到。
  • 百年樹人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鉅的事。
  • 百年偕老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頭到老。
  • 百年諧老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 百年之柄柄:權柄。形容長久的大權。
  • 百年之好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結為夫婦。
  • 百年之後死的諱稱。
  • 百年之業百年的事業。指長遠的事業。
  • 百年之約即婚約。
  • 百念皆灰種種念頭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百鳥朝鳳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 百品千條指繁多的名目。
  • 百巧成窮指有多種才能的人反而貧困不堪。同“百巧千窮”。
  • 百巧千窮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貴。
  • 百舌之聲比喻嘮叨、多嘴。
  • 百舍重繭形容走遠道的辛苦。
  • 百舍重趼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長途奔走,十分辛勞。亦作“百舍重繭”。
  • 百身何贖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贖:抵。拿一百個我,也無法把你換回來了。表示極沉痛地悼念。
  • 百身莫贖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贖:抵。拿一百個我,也無法把你換回來了。表示極沉痛地悼念。
  • 百世不磨名垂久遠,永不磨滅。
  • 百世不易千秋萬代永不改變。
  • 百世流芳美名永傳於後世。
  • 百世流芬美名永傳於後世。同“百世流芳”。
  • 百世師品德學問可以做為百代的表率。
  • 百世一人指極難得的人才。
  • 百世之利世世代代長遠的利益。
  • 百世之師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 百事大吉指一切順利;平安無事。
  • 百事無成猶言一事無成。什麼事情都沒成功。
  • 百獸率舞各種野獸,相率起舞。舊指帝王修德,時代清平。
  • 百順百依形容什麼都順從。同“百依百隨”。
  • 百順千隨形容什麼都順從。同“百依百隨”。
  •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無法理解。
  • 百思不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無法理解。
  • 百思莫解百思:百般思索。形容反覆思索也不能理解。
  • 百死一生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於死亡的邊緣。
  • 百歲千秋一百年,一千載。形容歲月漫長,歷時很久。
  • 百歲之好好:友愛。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結為夫妻。
  • 百歲之後死的諱稱。
  • 百歲之盟同“百年之約”。即婚約。
  • 百萬雄兵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軍隊。同“百萬雄師”。
  • 百萬雄師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軍隊。
  • 百聞不如一見聞:聽見。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 百無禁忌百:所有的,不論什麼;禁忌:忌諱。什麼都不忌諱。
  • 百無聊賴聊賴:依賴。精神上無所寄託,感到什麼都沒意思。
  • 百無是處猶言一無是處。形容全都是錯的,沒有一點對的地方。
  • 百無所成猶言一事無成。
  • 百無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一樣成功,即毫無成就。
  • 百無一堪指百人中無一人能勝任。
  • 百無一能能:能力,勝任。什麼都不會做。
  • 百無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 百無一是幹一百件事,也沒有做對一件。形容全都做錯了,一無是處。
  • 百無一用百樣之中無一有用的。形容毫無用處。
  • 百下百全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
  • 百下百著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同“百下百全”。
  • 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 百業蕭條蕭條:冷落、凋敝。指各行各業都很冷落、不興旺。形容社會的衰敗。
  • 百衣百隨什麼都依從。形容一切都順從別人。
  • 百依百從百:比喻很多;依:順從;從:跟從。什麼都依從。形容一味順從。
  • 百依百順依、順:順從。什麼都依從。形容一切都順從別人。
  • 百依百隨形容什麼都順從。
  • 百載樹人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計,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同“百年樹人”。
  • 百戰百敗指每戰必敗。
  • 百戰百勝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 百戰不殆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於用兵。
  • 百丈竿頭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達到很高境界。
  • 百折不摧受到無數挫折都不屈服、動搖。形容意志堅強。
  • 百折不回折:挫折。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 百折不撓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 百折不屈受到無數挫折都不屈服、動搖。形容意志堅強。
  • 百折不移屢遭挫折亦不改變其操守。
  • 百折千回形容經過種種曲折和紆迴。
  • 百中百發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同“百發百中”。
  • 百囀千聲形容鳥鳴聲婉轉多樣。
  • 百拙千醜極言拙劣醜陋。
  • 百紫千紅形容繁花似錦,色彩繁多。
  • 百縱千隨什麼都順從。形容一切都順從別人。
  • 百足不僵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 百足之蟲百足:一種多節多足的爬蟲,即馬陸。比喻有實力基礎的勢力,雖一時敗落,但不會很快徹底垮臺。也指某一惡勢力被摧垮後餘孽尚存。
  •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節,切斷後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 百足之蟲,至斷不蹶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百足:蟲名,軀幹計二十節,切斷後仍能蠕動。僵:肢體僵硬不能活動。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以暴易暴以:用;易:改變,更換;暴:殘暴。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 以狸餌鼠狸:貓;餌:誘。捉老鼠用貓作誘餌。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以力服人力:權勢,武力。用強制手段使人服從。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 以白詆青以白色詆譭青色。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否定別人。
  • 以白為黑指顛倒是非。
  • 以半擊倍用半數兵力擊破一倍於己的敵人。形容取勝之易。
  • 以冰致蠅致:招引。用冰塊引蒼蠅。比喻事情必難實現。
  • 以不濟可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濟,成。
  • 以詞害意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 以辭害意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 以辭取人根據人的口才去判斷其智慧。同“以言取人”。
  • 以此類推根據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與此類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 以大惡細用大的罪名來責備人微小的過失。
  • 以黨舉官按照朋黨關係來選拔官吏。
  • 以德報德德:恩惠。用恩惠報答恩惠。
  • 以德報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 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歸順、服從統治者。
  • 以德追禍指上對下施恩不當,適以招來禍患。
  • 以點帶面用一個單位或地方的成功經驗來帶動許多單位或成片地區的工作。
  • 以毒攻毒攻:治。中醫用語,指用含有毒性的藥物治療毒瘡等惡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來反對不良事物,或利用惡人來對付惡人。
  • 以碫投卵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強攻弱,必勝無疑。
  • 以訛傳訛以:拿,把;訛:謬誤。指把本來就不正確的話又錯誤地傳出去,越傳越錯。
  • 以惡報惡用惡行去回報別人的惡行。
  • 以耳代目以:用;代:代替。拿眼睛當耳朵。指不親自去調查瞭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 以耳為目拿聽到的當作親眼目睹的。比喻不親自了解情況,只聽信別人說的。
  • 以法為教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條文充當教育的內容。
  • 以防不測防:防備;測:預測。用來防備不曾料想到的事。
  • 以防萬一萬一:意外變化。用以防備難以預料的事情。
  • 以豐補歉把豐年積餘的糧食儲備起來,留待災年歉收時使用。
  • 以戈舂黍用戈去舂黍米。比喻達不到目的。
  • 以公滅私指出以公心而去掉個人的私情或恩怨。
  • 以功補過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 以攻為守以進攻作為防禦的手段。
  • 以宮笑角宮、角,均為古代五音之一。拿宮調譏笑角調。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諷刺、否定別人。
  • 以古方今用古代人的人事與今天的人事相比。
  • 以古非今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 以古為鑑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鑑戒。
  • 以古為鏡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鑑戒。同“以古為鑑”。
  • 以古喻今喻:說明。借用古代的事來說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 以古制今按照古代的成規來處理當今的事務。
  • 以骨去蟻用肉驅趕螞蟻,螞蟻越多。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同“以肉去蟻”。
  • 以瞽引瞽讓盲人給盲人引路。比喻讓愚昧無知的人去引導愚昧無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 以觀後效後效:以後的效果。指將罪犯從輕處分,再看他以後的表現。
  • 以冠補履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補鞋。比喻以貴重物品配賤物。
  • 以筦窺天筦,同“管”。比喻同聞狹隘或看事片面。見“以管窺天”。
  • 以管窺豹用竹管看豹,只能見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狹隘,見識短淺。
  • 以管窺天管:竹管;窺:從小孔或縫隙裡看。透過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
  • 以規為瑱規:規勸;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 以荷析薪原指父親劈柴,兒子不能承受擔當。後比喻繼承父業。
  • 以黑為白指顛倒是非。
  • 以毀為罰根據人們的非毀給以懲罰。
  • 以火救火用火來救火災。比喻工作方法不對頭,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 以火去蛾娥喜投火,用火驅趕飛蛾,蛾越多。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 以火止沸比喻處理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長已成的氣勢。同“以湯止沸”。
  • 以己度人度:揣度,推測。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別人。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
  • 以計代戰用計謀來代替陣前的交戰。
  • 以假亂真以:用;亂:混亂。用假的東西去冒充或混雜真的東西。
  • 以煎止燔用加熱來制止燃燒。比喻處理方法不對,反而助長已成之勢。
  • 以簡馭繁用簡捷了當的方法來處理複雜紛繁的事物。
  • 以簡御繁御:治理,統治。以簡便的辦法去對付複雜繁多的事情。
  • 以膠投漆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
  • 以儆效尤儆:使人警醒,不犯錯誤;效:仿效,效法;尤:過失。指處理一個壞人或一件壞事,用來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
  • 以酒解酲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來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 以絕後患消除禍根,來杜絕以後可能產生的禍患。
  • 以渴服馬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順服。
  • 以口問心一面口中自問,一面心中盤算。
  • 以快先睹猶言先睹為快。
  • 以老賣老仗著年紀大、資格老而自以為比人高明。
  • 以類相從指按其類別各相歸屬。
  • 以狸至鼠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同“以狸餌鼠”。
  • 以狸致鼠狸:貓。捉老鼠用貓作誘餌。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以狸致鼠、以冰致繩用貓招引老鼠,用冰作繩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以貍至鼠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同“以貍餌鼠”。
  • 以蠡測海蠡:貝殼做的瓢。用貝殼來量海。比喻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
  • 以禮相待用應有的禮節接待。
  • 以理服人用道理來說服人。
  • 以利累形為了謀取利益而危害身體。
  • 以鄰為壑拿鄰國當做大水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洩到那裡去。比喻只圖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給別人。
  • 以鹿為馬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
  • 以卵敵石用蛋去抵擋石頭,比喻不自量力。
  • 以卵擊石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 以卵投石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 以毛相馬根據毛色判斷馬的優劣。比喻從表面上看問題,其所得認識往往與實際不符。
  • 以貌取人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
  • 以沫相濡沫:唾沫;濡:沾溼,溼潤。泉水乾了,魚吐沫互相潤溼。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裡,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 以偏概全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塗;昭昭:明白。指自己還糊里糊塗,卻要去教別人明白事理。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懲處。用別人的辦法來懲治別人。
  • 以強凌弱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
  • 以強勝弱指憑強大的力量欺凌弱小者和少數。
  • 以勤補拙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 以求一逞逞:如願,稱心如意。指企圖達到不正當的目的。
  • 以屈求伸屈:彎曲;伸:伸直伸展。用彎曲來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 以權達變用靈活的態度去適應變化發展的時勢。
  • 以權謀私以:憑藉;權:權力;謀:謀求;私:私利。用手中的權力牟取私利。
  • 以筌為魚筌:捕魚的竹器。把捕魚工具看作是魚。比喻滿足對事物表面膚淺認識,不去更深入瞭解事物本質。
  • 以人廢言以:因為;廢:廢棄。因為說話人的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錯誤就不採納他所說的正確的意見。
  • 以人為鑑指將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鑑戒。
  • 以人為鏡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鑑。
  • 以人擇官根據人的才能選授適當的官職。
  • 以忍為閽用忍耐作門。表示不輕易動怒而出言傷人,以免招來禍患。
  • 以日繼夜白天接著夜晚,日夜不停。
  • 以日為年過一日如同過一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為歲”。
  • 以容取人只憑容貌來衡量人的品質和才能。
  • 以柔克剛用柔軟的去剋制剛強的。
  • 以柔制剛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剛:剛強。用柔和的辦法去制服剛強的。
  • 以肉啖虎比喻白白地送死。同“以肉喂虎”。
  • 以肉驅蠅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 以肉去蟻用肉驅趕螞蟻,螞蟻越多。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 以肉喂虎比喻白白地送死。
  • 以肉餧虎比喻白白地送死。
  • 以弱勝強憑弱小的力量戰勝力量強大的。
  • 以弱制強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以殺去殺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以殺止殺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以身報國把身體獻給國家。指寧願為國家的安危奉獻自己的生命。
  • 以身試法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 以身試險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 以身許國許:預先答應給與。把身體獻給國家。指盡忠報國,臨難不顧。
  • 以身殉國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
  • 以身殉職殉:為實現某一目標而獻出生命。為忠於本職工作而獻出生命。
  • 以身作則則:準則,榜樣。以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 以慎為鍵用謹慎作鎖。表示處事十分小心,不以言惹禍。
  • 以升量石升、石: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十鬥為一石。比喻以膚淺的理解力推測深奧的道理。
  • 以石投卵用石頭去砸雞蛋。比喻以強攻弱,必勝無疑。
  • 以石投水象石頭投入水裡就沉沒。比喻互相合得來。
  • 以手加額把手放在額上。表示歡欣慶幸。
  • 以守為攻用防禦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 以售其奸售:銷售。用來推行他的奸計。
  • 以書為御按照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去駕馭馬匹。比喻死守教條,難以成事。
  • 以叔援嫂指權宜行事。
  • 以疏間親指關係疏遠的人離間關係親近的人。
  • 以水濟水用水來給水增味。比喻隨聲附和,對事情沒有好處。
  • 以水救水引水來救水災,水勢越盛。比喻不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長其勢。
  • 以水投石比喻意見相左,不能為對方所接受。
  • 以水投水把一條河裡的水倒到另一條河裡。比喻事物相似,很難辨別。
  • 以水洗血指消除冤仇,以求和好。
  • 以私廢公由於私情而廢棄公務。
  • 以私害公指因私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
  • 以索續組用粗繩去連線絲帶。比喻後繼者的才學遠遜前人。
  • 以湯沃沸湯:開水;沃:澆;沸:滾,開。拿開水去制止沸騰。比喻處理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長已成的氣勢。
  • 以湯沃雪湯:開水;沃:澆。用開水澆雪。比喻效果明顯。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 以湯止沸用開水去制止水的沸騰。比喻不從根本上著手,對事情沒有幫助。
  • 以螳當車用螳臂阻擋車輪前進。比喻自不量力。
  • 以桃代李比喻以自身去頂替別人。
  • 以天下為己任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 以莛叩鐘莛:草莖。原意是鐘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後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
  • 以莛扣鍾莛:草莖。用草莖打鐘,毫無聲響。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
  • 以莛撞鐘莛:草莖。用草莖打鐘,毫無聲響。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得不到回答。
  • 以退為進本指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後指以退讓的姿態作為進取的手段。
  • 以往鑑來用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辦事的借鑑。
  • 以微知著微:微小;著: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 以微知著微:微小;著: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 以為後圖為以後作打算。
  • 以偽亂真把假的混在真的裡面,使真假不分。
  • 以文害辭指拘於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 以文會友指透過文字來結交朋友。
  • 以文亂法文:指儒家的經典。引用儒家的經典,非議國家法令。
  • 以郄視文從縫隙裡看雜色文采。比喻見識淺陋狹隘。郄,通“隙”。
  • 以小見大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透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透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 以心傳心佛教禪宗用語。指離開語文文字而以慧心相傳授。
  • 以心問心在心中自問自盤算。
  • 以刑去刑用刑罰遏止刑罰,意指從重量刑,使百姓畏懼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 以刑止刑猶以刑去刑。
  • 以刑致刑對重罪施以輕刑,則罪犯無所畏懼,其結果將導致不斷用刑。
  • 以學愈愚指用學習改變愚昧的秉性。
  • 以血洗血洗:洗雪。用仇敵的血來洗雪血仇。指殺敵報仇。
  • 以牙還牙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 以言舉人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
  • 以言取人根據人的口才去判斷其智慧。
  • 以言為諱人們把說話當作忌諱。形容統治階級對言論箝制之嚴。
  • 以言徇物用違心的話語附和別人。
  • 以眼還眼用瞪眼回擊瞪眼。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來回擊對方。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用瞪眼回擊瞪眼,用牙齒咬人對付牙齒咬人。指對方使用什麼手段,就用什麼手段進行回擊。
  • 以羊易牛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 以養傷身為了獲得養育自己的條件,反而使身體受到損害。比喻得不償失。
  • 以噎廢飡由於吃飯打噎,便不敢再進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應做的事情。
  • 以噎廢餐由於吃飯打噎,便不敢再進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應做的事情。
  • 以夜繼朝猶言以夜繼日。
  • 以夜繼日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 以夜繼晝猶言以夜繼日。
  • 以夜續晝猶言以夜繼日。
  • 以一持萬持:把握。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制全域性。
  • 以一當十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 以一奉百奉:供養。用一個人生產的物品供養一百個人。指生產的人少,消費的人多。
  • 以一儆百懲罰一個人以警戒眾人。同“以一警百”。
  • 以一警百懲罰一個人來警戒其他的人。
  • 以一知萬從瞭解一點到推知其他許多事物。
  • 以夷伐夷夷:舊指外族或外國。指在軍事上利用對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沖突,削弱力量。
  • 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統治階級對少數民族實行的一種民族分化政策。晚清時,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學技術來對付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
  • 以夷制夷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衝突,削弱其力量。
  • 以夷治夷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矛盾,使其互相沖突,削減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以疑決疑用疑惑的認識來判斷捉摸不定的事物。
  • 以義斷恩用大義割斷私恩。指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 以義割恩義:道義。用大義割斷私恩。指秉公辦事,不殉私情。
  • 以佚待勞多指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後乘其疲勞,戰而勝之。
  • 以逸待勞逸:安閒;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 以逸擊勞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別人的心思。
  • 以意為之只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 以鎰稱銖用鎰同銖相比,表示力量處於絕對優勢。
  • 以蚓投魚用蚯蚓做魚餌釣魚。比喻用較小的代價換得較大的收穫。
  • 以魚驅蠅魚腥能招來蒼蠅,用魚驅趕蒼蠅,蒼蠅更多。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 以玉抵鵲抵,拋擲。比喻有珍貴之物而不知愛重。
  • 以玉抵烏比喻有珍貴之物而不知愛重。同“以玉抵鵲”。
  • 以譽進能根據人們的稱譽去進用賢能。
  • 以譽為賞根據人們的稱譽給以獎賞。
  • 以怨報德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來回報別人的恩惠。
  • 以澤量屍指屍體遍野,可以沼澤為單位計量。極言死人之多。
  • 以戰去戰用戰爭消滅戰爭。
  • 以戰養戰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 以直報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對待自己怨恨的人。
  • 以直抱怨別人對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無私的態度對待之。
  • 以指測河用手指測量河水的深淺。比喻達不到目的。
  • 以指撓沸撓:攪。用手指攪開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敗。
  • 以終天年以:表示目的。終:結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壽。指養老送終。
  • 以眾暴寡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
  • 以珠彈雀用珍珠彈麻雀。比喻輕重顛倒,得不償失。
  • 以銖稱鎰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極不相稱,處於絕對劣勢。
  • 以銖程鎰用銖同鎰作比較,表示很不相稱。
  • 以錐飡壼用錐子到壺裡取東西吃。比喻達不到目的。
  • 以錐餐壺用錐子到壺裡取東西吃。比喻達不到目的。
  • 以錐刺地用錐子刺地來測量地的深淺。比喻見識淺陋,所知甚少。
  • 以紫亂朱比喻將奸佞小人當作廉潔公正的君子。
  • 以紫為朱比喻將奸邪小人當作廉潔公正的賢者。同“以紫亂朱”。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