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Seeing is believing.
“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拼音為: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注音:ㄅㄞ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ㄧ ㄐㄧㄢˋ,詞性:主謂式;作謂語;形容瞭解事物不如親自觀察為確實,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荀子·儒效》:“聞之不若見之。”《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遙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基本解釋:聞:聽見。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例句: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子並不是這麼樣子,所以~。★《慈禧太后演義》第三十六回
拼音 |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
注音 |
ㄅㄞ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ㄧ ㄐㄧㄢˋ |
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形容瞭解事物不如親自觀察為確實 |
英文 |
Seeing is believing.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聞:聽見。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
出處 |
《荀子·儒效》:“聞之不若見之。”《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遙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
例句 |
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子並不是這麼樣子,所以~。 ★《慈禧太后演義》第三十六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