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見幾而作

jiàn jī ér zuò
take immediate measures when finding symptoms
“見幾而作”的成語拼音為:jiàn jī ér zuò,注音:ㄐㄧㄢˋ ㄐㄧˇ ㄦˊ ㄗㄨㄛˋ,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周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基本解釋:幾:苗頭;作:行動。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採取措施。,例句:富春子見似道舉動非常,懼禍而逃,可謂~者矣,★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二
拼音 jiàn jī ér zuò
注音 ㄐㄧㄢˋ ㄐㄧˇ ㄦˊ ㄗㄨㄛˋ
詞性 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
英文 take immediate measures when finding symptoms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幾:苗頭;作:行動。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採取措施。
出處 《周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例句 富春子見似道舉動非常,懼禍而逃,可謂~者矣,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二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見機行事
下一個成語: 將勤補拙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作壁上觀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 作輟無常時作時歇、不能持久。輟:停止;無常:變化不定。
  • 作歹為非做各種壞事。
  • 作惡多端做了許多壞事。指罪惡累累。
  • 作法自斃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 作法自弊指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 作福作威原指國君專行賞罰,獨攬威權。後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濫用權勢。
  • 作古正經猶言一本正經。
  • 作好作歹比喻用各種理由或方式反覆勸說。
  • 作嫁衣裳指白白替別人操勞,自己卻一無所得。
  • 作奸犯科奸:壞事;科: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 作奸犯罪為非作歹,干犯律條。
  • 作繭自縛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裡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 作金石聲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優美,音調鏗鏘。
  • 作浪興風掀起風浪。比喻製造事端。
  • 作如是觀如是:如此,這樣;觀:看,看法。抱這樣的看法。泛指對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 作善降祥舊指平日行善,可獲吉祥。
  • 作舍道邊在路旁築室,和過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說法,事情沒法做成功。
  • 作舍道旁比喻眾說紛紜,事情難成。
  • 作威作福原意是隻有君王才能獨攬權威,行賞行罰。後泛指憑藉職位,濫用權力。
  • 作小服低指與人作妾或順從比己低下者。形容謙退溫順。
  • 作言造語指編造虛誕的言辭。
  • 作育人材培育人才。
  • 作賊心虛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裡老是不安。
  • 作作有芒作作: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聲勢顯赫。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見鞍思馬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 見風是雨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相信是真的。
  • 見機而行見機:看時機,看情況。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 見財起意見人錢財,動起歹念。
  • 見彈求鶚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同“見彈求鴞”。
  • 見彈求鴞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 見德思齊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同“見賢思齊”。
  • 見多識廣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 見風使船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 見風使舵看風向轉發動舵柄。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 見風使帆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 見風轉舵看風向轉發動舵柄。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 見風轉篷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同“見風使舵”。
  • 見縫插針比喻儘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或時間。
  • 見羹見牆後用以指對聖賢的思慕。
  • 見怪不怪看到怪異的現象不要大驚小怪。指遇到不常見的事物或意外情況,要沉著鎮靜。
  • 見怪非怪看到怪異的現象不要大驚小怪。指遇到不常見的事物或意外情況,要沉著鎮靜。同“見怪不怪”。
  • 見慣不驚經常看到,習以為常。
  • 見慣司空指經常看到,不足為奇。
  • 見機而作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 見機行事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 見幾而作幾:苗頭;作:行動。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採取措施。
  • 見幾而作幾:通“機”,時機;作:行動。指抓住有利時機及時採取行動。
  • 見經識經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
  • 見精識精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同“見經識經”。
  • 見景生情看到眼前的景物,喚起某種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應對的辦法,即隨機應變。
  • 見可而進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後指有把握就行動。
  •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
  • 見哭興悲見別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傷。指產生同情心。
  • 見利思義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 見利忘義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 見獵心喜獵:打獵。看到打獵心裡就高舉。比喻看見別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過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動,也想試一試。
  • 見卵求雞看到雞蛋,就希求蛋化為雞,而來司晨報曉。比喻言之過早。
  • 見貌辨色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
  • 見溺不救猶言見死不救。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 見其一未見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瞭解不全面。
  • 見棄於人見:被;棄:遺棄,拋棄。被別人拋棄。
  • 見錢眼紅看到錢財,眼睛就紅了。形容人貪財。同“見錢眼開”。
  • 見錢眼開看到錢財,眼睛就睜大了。形容人貪財。
  • 見牆見羹比喻念念不忘先賢。
  • 見誚大方指讓內行人笑話。同“見笑大方”。
  • 見雀張羅比喻設圈套誘騙。
  • 見仁見智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見善必遷遷:去惡從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 見神見鬼好象看見了鬼神。比喻多疑。
  • 見時知幾指看到時運的推移而預知事情變化的先兆。
  • 見豕負塗看見豬趴在路上。比喻骯髒汙穢。
  • 見始知終指看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能預見到它的最終結果。
  • 見世生苗比喻眼前就會收效得利。
  • 見事風生指遇事雷厲風行。
  • 見事生風形容遇到事情,興風作浪。
  • 見勢不妙看到形勢不好。
  • 見死不救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 見所不見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同“見所未見”。
  • 見所未見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 見兔放鷹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
  • 見兔顧犬顧:回頭看。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 見危授命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 見危致命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同“見危授命”。
  • 見微知萌微:細微;萌:發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跡象,就知道其發展的程度。
  • 見微知著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 見物不見人只看到事物,看不見人。指片面強調物質條件,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 見賢思齊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 見小暗大指小事清楚,大事糊塗。
  • 見笑大方指讓內行人笑話。
  • 見性成佛性:本性。佛教禪宗認為只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 見噎廢食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應作的事。
  • 見義必為指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
  • 見義當為指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同“見義必為”。
  • 見義敢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見義勇為”。
  • 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 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後再想要就更難辦了。
  • 見智見仁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見素抱樸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之一。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絕聖棄智”。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