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說:“人性,好比是柳樹,行為方式好比是杯盤;使人性具有仁義,就好比是用柳樹製成杯盤。” 孟子說:“你是順著杞柳的本性來做成杯盤呢?還是傷害它的本性來做成杯盤?假如說要傷害杞柳的本性來做成杯盤,那麼你也會傷害人的本性來使人具有仁義嗎?帶領天下人來禍害仁義的,必定是你這種言論。”
註釋1.告子:人名,孟子的學生。2.杞柳:楊柳科植物,即柜柳,楊柳樹的一種。3.桮棬(bēi quān):木製的盛湯、酒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