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宣王問道:“別人都建議我拆毀明堂,究竟是拆毀好呢?還是不拆毀好呢?”
孟子回答說:“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就請不要拆毀它吧。”
宣王說:“可以把王政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從前周文王治理岐山的時候,對農民的稅率是九分抽一;對於做官的人是給予世代承襲的俸祿;在關卡和市場上只稽查,不徵稅;任何人到湖泊捕魚都不禁止;對罪犯的處罰不牽連妻子兒女。失去妻子的老年人叫做鰥夫;失去丈夫的老年人叫做寡婦;沒有兒女的老年人叫做獨老;失去父親的兒童叫做孤兒。這四種人是天下窮苦無靠的人。文王實行仁政,一定最先考慮到他們。《
詩經》說:‘有錢人是可以過得去了,可憐那些無依無靠的孤人吧。”
宣王說:“說得好呀!”
孟子說:“大王如果認為說得好,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宣王說:“我有個毛病,我喜愛錢財。”
孟子說:“從前公劉也喜愛錢財。《詩經》說:‘收割糧食裝滿倉,備好充足的乾糧,裝進小袋和大囊。緊密團結爭榮光,張弓帶箭齊武裝。盾戈斧鉚拿手上,開始動身向前方。’因此留在家裡的人有谷,行軍的人有乾糧,這才能夠率領軍隊前進。大王如果喜愛錢財,能想到老百姓也喜愛錢財,這對施行王政有什麼影響呢?”
宣王說:“我還有個毛病,我喜愛女色。”
孟子回答說:“從前周太王也喜愛女色,非常愛他的妃子。《詩經》說:‘周太王古公亶父,一大早驅馳快馬。沿著西邊的河岸,一直走到岐山下。帶著妻子姜氏女,勘察地址建新居。’那時,沒有找不到丈夫的老處女,也沒有找不到妻子的老光棍。大王如果喜愛女色,能想到老百姓也喜愛女色,這對施行王政有什麼影響呢?”
註釋
⑴明堂:為天子接見諸侯而設的建築。這裡是指泰山明堂,是周天子東巡時設,至漢代還有遺址。
⑵已:止,不。
⑶岐:地名,在今陝西岐山縣一帶。
⑷耕者九一:指井田制。把耕地劃成井字形,每井九百畝,周圍八家各一百畝,屬私田,中間一百畝屬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種,收入歸公家,所以叫九一稅制。
⑸關:道路上的關卡,近於現代“海關”的概念。市:集市。譏:稽查。徵:徵稅。
⑹澤梁:在流水中攔魚的裝置。
⑺駑(nu):本指妻子兒女,這裡用作動詞,不孥即指不牽連妻子兒女。
⑻哿(ge)矣富人,哀此煢(qiong)獨:引自《詩經.小雅。正月》。哿,可以。煢:孤單。
⑼公劉:人名,后稷的後代,周朝的創業始祖。
⑽《詩》雲:引自《詩經。大雅。公劉》。
⑾堠(hou)糧:乾糧。
⑿橐(tuo)囊:都是盛物的東西,囊大橐小。
⒀思:語氣詞,無義。戢:同“輯”,和睦。用:因而。光:發揚光大。
⒁干戈戚揚:四種兵器。
⒂爰方啟行:爰,於是;方,開始;啟行:出發。
⒃厥:代詞,他的,那個。
⒄《詩》雲:引自《詩經。大雅。綿》。
⒅古公亶父:即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
⒆率:循者。滸:水邊。
⒇爰:語首詞,無義。姜女:太王的妃子。也稱太姜。
(21)聿:語首詞,無義。胥:動詞,省視,視察。宇:屋宇。
(22)怨女:未出嫁的老處女。曠夫:未娶妻的單身漢。古代女子居內,男子居外,所以以內外代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