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ǐn shēng | 注音 | ㄌㄧㄣˇ ㄕㄥ |
首字母 | l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官員、官吏、官員、官員、官員、官員、官員、官員、官員、官員 | ||
反義詞 | 平民、百姓、庶民、庶人 | ||
基本解釋 | 1.明清兩代稱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又稱廩膳生。明初生員有定額,皆食廩。其後名額增多,因謂初設食廩者為廩膳生員,省稱"廩生",增多者謂之"增廣生員",省稱"增生"。又於額外增取,附於諸生之末,謂之"附學生員",省稱"附生"◇凡初入學者皆謂之附生,其歲﹑科兩試等第高者可補為增生﹑廩生。廩生中食廩年深者可充歲貢。清制略同。參閱《明史.選舉志一》﹑《清史稿.選舉志一》。 |
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鬥。清沿其制,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名額因州、縣大小而異,每年發廩餼銀四兩。廩生須為應考的童生具結保證無身家不清及冒名頂替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