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mó jiā dí shā | 注音 | ㄇㄛˊ ㄐㄧㄚ ㄉㄧˊ ㄕㄚ |
首字母 | mjds | 詞性 | 地名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索馬利亞首都,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50萬(1990年)。全國經濟、文化、宗教中心。有紡織、製糖、肉類加工等輕工業。有國際航空站。多名勝古蹟,約有一百五十座清真寺。中國明代航海家滯曾兩次遠航到此。 |
摩加迪沙(英文:Mogadishu,索馬利亞語:Muqdisho,阿拉伯語:مقديشو)舊名哈馬(Xamar,早期拼音為Hamar),中國古稱木骨都束,是一位於東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併為索馬利亞第一大城市。索馬利亞的首都、重要港口和歷史古城摩加迪沙,位於國境東南部,瀕臨印度洋西岸,地處謝貝利河流域,雖然距 赤道僅有200公里,但氣候涼爽,林木蒼翠,是索馬利亞的風景勝地。索馬利亞擁有很多駱駝,首都摩加迪沙更是全世界唯一駱駝比人多的城市。
索馬利亞自古被譽為“乳香和沒藥之邦”,曾是出產乳香和沒藥最多、歷史最悠久的地方。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一位名叫汗努的埃及貴族受埃及法老派遣來摩加迪沙購買香料,之後,希臘、波斯的商人和中國的航海家相繼而來。12-13世紀,繁華興盛的摩加迪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乳香和沒藥市場以及象牙和皮革的貿易中心。1905年,摩加迪沙被義大利殖民主義者“購買”,成為意屬索馬利亞的首都,1960年索馬利亞獨立後,摩加迪沙被定為首都,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在摩加迪沙悠久歷史中,記載著中國人民和索馬利亞人民的友誼。500多年前,中國明朝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曾經兩次遠航到摩加迪沙,在摩加迪沙國家博物館裡,至今陳列著中國明代的瓷器。摩加迪沙是一座熱帶海濱城市,充滿著東方阿拉伯的情調。
如今的摩加迪沙,到處充斥著內亂,反叛,戰火隨處可見,街上人人帶著槍支,恐怖充斥著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