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ān hòu | 注音 | ㄐㄧㄢ ㄏㄡˋ |
首字母 | jh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監視、 監控、 監視、 監管、 觀察 | ||
反義詞 | 放行、 放任、 放任自流、 放縱、 放鬆 | ||
基本解釋 | 1.監禁候審。 2.明清兩代對判處死刑不立即執行者,暫行監禁,等候秋審﹑朝審複核的稱為"監候",有斬監候和絞監候二種。 |
監候,是指明清時對於判處死刑的罪犯暫時監禁監候,不立即執行,待至朝審、秋審時,按具體情況分別處理。在明朝也將秋後處決者稱為“監候待決犯”。《清史稿·刑法志》記載:“舊制,凡刑獄重犯,自大逆、大盜決不待時外,餘俱監候處決。(所謂舊制指明代而言。)監候有斬監候與絞監候之別,是立決的對稱。
在一些現代法律學研究中,也把明清死刑監候制度看做現代死緩制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