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ù shì | 注音 | ㄏㄨˋ ㄕˋ |
首字母 | h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貿易、交易、商貿、商業活動 | ||
反義詞 | 封閉、閉關、禁市、自給自足 | ||
基本解釋 | 中國歷史上對於同外國和同周邊各民族進行貿易的通稱『朝初年就同南越和匈奴進行貿易。東漢開始用此稱呼。 |
中國歷史上中央王朝與外國或異族之間貿易的通稱。漢初曾同南越和匈奴通商。隨著西域道路的通暢,得到不斷發展。海上貿易也開始出現。 隋唐以後,各王朝都設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宋、明時期同邊疆各族進行的茶馬互市也很頻繁。
唐朝外貿納入正軌,出於國防及經濟利益的考慮,對於陸上貿易限制相當嚴格。法律只許在官府監督下的互市,即在邊境定點設定若干互市監官職,使中外商人在其監控下進行以物易物的互市,禁止中外商人其他方式的貿易,違者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