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ēn zhōu luàn dàn | 注音 | ㄨㄣ ㄓㄡ ㄌㄨㄢˋ ㄊㄢˊ |
首字母 | wzld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溫州快板、 溫州彈詞 | ||
反義詞 | 規範彈詞、 整齊彈詞 | ||
基本解釋 | 1.甌劇的舊名。形成於清初,流行於浙江省溫州一帶,兼唱高腔﹑崑腔﹑徽調﹑灘簧和亂彈,以唱亂彈為主,故稱"溫州亂彈"。溫州地區古稱東甌,建國後定名為甌劇。 |
溫州亂彈是浙江省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以唱正反亂彈腔為主,有兼有崑曲、高腔、徽調、灘簧、時調等多種聲腔,因流行在溫州地區,故名“溫州亂彈”,建國後改稱“甌劇”。相傳,明末清初,在永嘉一帶的農村,有種半職業的班子,農閒結班作戲,農忙則落田務農,俗稱“三月班”。上演的戲文有《趕子倒鍋》、《浪子踢球》、《馬蹄炮》等亂彈小戲。直到清乾隆年間,發展為擁有八十四本大戲和眾多小戲的職業班社,一直至今。其曲調豐富,有民歌風,長於抒情。劇目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與歷史故事,愛憎強烈,忠奸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