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形跡
【引證解釋】 唐 呂岩 《酹江月》詞:“水虎潛形,火龍伏體,萬丈毫光烈。” 明 郎瑛《七修續稿·事物·戴進傳》:“ 戴 嘗奔走南北,動由萬里,潛形捉筆,經幾春秋,無利祿以系之也。” 明 張四維 《雙烈記·滅醜》:“天兵到此,鬼魅即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