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Those who gain will prosper, while those who lose will perish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成語拼音為: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注音:ㄉㄜˊ ㄖㄣˊ ㄓㄜˇ ㄔㄤ,ㄕ ㄖㄣˊ ㄓㄜˇ ㄨㄤˊ,詞性: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統治者,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李觀《項籍故里碑銘序》:“至如謀於漢者,昔其臣也,公實棄之;兵於漢者,亦其將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基本解釋: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例句:《後漢書·董卓傳》中記載了董卓篡奪政權後,大肆殺害忠於漢室的朝廷官員,其中一句話是:“這是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例子。”
拼音 |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
注音 |
ㄉㄜˊ ㄖㄣˊ ㄓㄜˇ ㄔㄤ,ㄕ ㄖㄣˊ ㄓㄜˇ ㄨㄤˊ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統治者 |
英文 |
Those who gain will prosper, while those who lose will perish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
出處 |
唐·李觀《項籍故里碑銘序》:“至如謀於漢者,昔其臣也,公實棄之;兵於漢者,亦其將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例句 |
《後漢書·董卓傳》中記載了董卓篡奪政權後,大肆殺害忠於漢室的朝廷官員,其中一句話是:“這是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例子。”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