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亡可奈何

wáng kě nài hé
helpless and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亡可奈何”的成語拼音為:wáng kě nài hé,注音:ㄨㄤˊ ㄎㄜˇ ㄣㄞˋ ㄏㄜˊ,詞性:動詞短語;作謂語、句子成分;含哀怨、無奈之意,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書·董仲舒傳》:“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基本解釋:無可奈何。指只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例句:元代·王實甫《西遊補》:“我願和西子同衾夜,也汝是豔年,免休回管舌,逐日裁裂心肝,亡可奈何。”
拼音 wáng kě nài hé
注音 ㄨㄤˊ ㄎㄜˇ ㄣㄞˋ ㄏㄜˊ
詞性 動詞短語;作謂語、句子成分;含哀怨、無奈之意
英文 helpless and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無可奈何。指只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
出處 《漢書·董仲舒傳》:“今 漢 繼 秦 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
例句 元代·王實甫《西遊補》:“我願和西子同衾夜,也汝是豔年,免休回管舌,逐日裁裂心肝,亡可奈何。”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亡戟得矛
下一個成語: 亡命之徒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何患無辭何患:哪怕;辭:言辭。哪裡用得著擔心沒有話說呢?常與“欲加之罪”連用,表示壞人誣陷好人時,無端捏造罪名,還說得振振有詞。
  • 何必當初表示後悔過去的作為。
  • 何樂不為樂:樂意;為:做。有什麼不樂於去做的呢?表示願意去做。
  • 何樂而不為有什麼不樂於去做的呢?表示願意去做。
  • 何其毒也也:文言助語,置於詞尾,與“何”相配合,構成反詰語氣。多麼狠毒呀!。
  • 何其相似乃爾二者多麼相象,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 何去何從去:離開;從:跟隨。離開哪兒,走向哪兒。多指在重大問題上選擇什麼方向。
  • 何所不為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為。
  • 何所不有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
  • 何所不至①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至。指沒有達不到的地方。②指什麼壞事都幹。
  • 何足道哉足:值得。哪裡值得談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帶有輕蔑之意。
  • 何足掛齒足:值得;掛齒:提及,談及。哪裡值得掛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 何足介意指沒有必要放在心上。
  • 何足為奇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表示不值得奇怪。
  • 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麼罪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沒有過錯。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亡不待夕亡:滅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滅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會滅亡。
  • 亡不旋跬猶亡不旋踵。形容時間極短。
  • 亡不旋踵指迅速滅亡。不旋踵,來不及轉腳跟。形容時間極短。
  • 亡國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遺臣。
  • 亡國滅種國家滅亡,種族滅絕。指一個國家被徹底毀滅。
  • 亡國破家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 亡國之器指象箸、玉杯之類的器皿,古代作為驕奢亡國的象徵。
  • 亡國之社已亡國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將其作為亡國的象徵,以自儆戒。
  • 亡國之聲指淫靡的音樂。
  • 亡國之音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後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 亡魂喪膽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 亡魂喪魄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
  • 亡魂失魄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當,或有失有得。
  • 亡可奈何無可奈何。指只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
  • 亡命之徒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
  • 亡秦三戶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 亡矢遺鏃損失箭和箭頭。比喻軍事上的細微損失。
  • 亡羊補牢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亡羊得牛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穫大。
  • 亡羊之嘆亡:丟失。嘆:嘆息。為丟失了羊而嘆息。比喻探索學問,徘徊歧路,結果一無所得,空留遺憾。亦作“亡羊歧路”。
  • 亡猿禍木比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
  • 亡猿災木比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同“亡猿禍木”。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