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獸渡河
sān shòu dù hé
crossing the river with three ferocious beasts
“三獸渡河”的成語拼音為:sān shòu dù hé,注音:ㄙㄢ ㄕㄡˋ ㄉㄨˋ ㄏㄜˊ,詞性:名詞,動賓短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善男子,如恆河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恆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基本解釋: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後泛指修行。,例句:《漢書·卷二十一·董昭傳》:“……陳車馳驅,過河三獸,而野無跡。”
拼音 |
sān shòu dù hé |
注音 |
ㄙㄢ ㄕㄡˋ ㄉㄨˋ ㄏㄜˊ |
詞性 |
名詞,動賓短語 |
英文 |
crossing the river with three ferocious beast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後泛指修行。 |
出處 |
《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善男子,如恆河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恆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 |
例句 |
《漢書·卷二十一·董昭傳》:“……陳車馳驅,過河三獸,而野無跡。”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