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
sān gāng wǔ cháng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as specified i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三綱五常”的成語拼音為:sān gāng wǔ cháng,注音:ㄙㄢ ㄍㄤ ㄨˇ ㄔㄤˊ,詞性: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封建的道德規範,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白虎通·三綱六紀》:“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漢·王充《論衡·問孔》:“五常之道,仁、義、智、信也。”,基本解釋: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例句:先生九經皆通,無書不讀,豈不曉~之理?★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
拼音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注音 |
ㄙㄢ ㄍㄤ ㄨˇ ㄔㄤˊ |
詞性 |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封建的道德規範 |
英文 |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as specified i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 |
出處 |
《白虎通·三綱六紀》:“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漢·王充《論衡·問孔》:“五常之道,仁、義、智、信也。” |
例句 |
先生九經皆通,無書不讀,豈不曉~之理? ★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