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十萬章下·第三節

第三節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第三節譯文

  萬章問:“冒味地請問互助合作的意思?”
  孟子說:“不要挾強迫長輩,不要挾強迫尊貴的人,不要挾強迫兄弟而互助合作。所謂互助合作,是看其人生規律,因此不可以有要挾強迫的因素在裡面。孟獻子,是擁有兵車百乘的世家,有互助合作的五個人,樂正裘、牧仲、其他三個人的姓名我忘記了,孟獻子和這五個人互助合作,是不提獻子家的地位的。這五個人如果也看重獻子家的地位,就不會與他互助合作了。不僅是擁有兵車百乘的世家如此,即使小國的國君也有這個問題。費惠公說:‘我對於子思,看成是老師;我對於顏般,則是互助合作關係;王順、長息則是侍奉我的臣子。’不僅是小國的君主如此,即使是大國的君主也有這個問題。晉平公對於亥唐這個人,叫他進去就進去,叫他坐下就坐下,叫他吃飯就吃飯,哪怕是粗茶淡飯,從不會不吃飽,因為不敢不吃飽。然而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並不與他共居官位,不與他共理政事,不與他共享俸祿。這只是讀書人對賢者的尊敬,不是王公對賢者的尊敬。舜去進見帝堯,帝堯讓女婿住在備用的房間裡,也宴請舜,互為賓主,這是天子跟普通人互助合作的行為方式。以職位低的人尊敬職位高的人,就稱為尊重貴人。以職位高的人尊敬職位低的人,就稱為尊敬賢人。尊重貴人,尊敬賢人,其行為方式都是一樣的。”

註釋
1.友:《易·損·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系邦國之民……八曰友,以任得民。”鄭玄注:“友,謂同井相合耦耡作者。”《論語·為政》:“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孟子·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趙岐注:“‘出入相友’,相友耦也。”《釋名·釋言語》:“友,有也,相保有也。”這裡用為互助合作之意。
2.挾:《孟子·盡心上》:“挾貴而問,挾賢而問,挾長而問。”《戰國策·秦策一》:“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這裡用為要挾、強迫別人服從之意。
3.孟獻子:人名,魯國的大夫,叫仲孫蔑。
4.費惠公:周朝所封的一個小國的春秋時的一個國君。
5.樂正裘、牧仲、顏般、王順、長息:皆人名。
6.亥唐:人名,晉國人。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