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é shéng | 注音 | ㄐㄧㄝ ˊ ㄕㄥˊ |
首字母 | j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繫繩、繩索、繩子、系索、繫帶、綁帶 | ||
反義詞 | 解繩、松繩、解開、解脫、解開繩結 | ||
基本解釋 | 1.上古無文字,結繩以記事。《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孔穎達疏"結繩者,鄭康成注云,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義或然也。"晉葛洪《抱朴子.鈞世》"若舟車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結繩,諸後作而善於前事。"後以指上古時代。 |
解釋:將兩根繩子扎接起來(將繩子的兩端連線在一起)。 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用來記數記事和傳遞資訊的方法。相傳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現在某些沒有文字的民族還有用結繩來記事的。 中國古代文獻《周易》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易之以書契。”《老子》一書中也有“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的說法。據此估計古代先民確曾採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詳細情況現已無從考證。漢代學者鄭玄為《周易》作註解時說:“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也只是一種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