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à zhì | 注音 | ㄒㄧㄚˋ ㄓˋ |
首字母 | x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夏至、夏至點、夏至日、夏至時刻 | ||
反義詞 | 冬至、冬至點、冬至日、冬至時刻 | ||
基本解釋 | 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在黃道上經過90°~105°的一段時間。約157天,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狹義上指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90°的時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黃道上經90°的點又稱夏至點”。此日太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其後太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白晝漸短。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進入夏至,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強田間管理。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執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