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uì chà | 注音 | ㄙㄨㄟˋ ㄔㄚˋ |
首字母 | s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歲差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由於太陽和月球引力對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作用及地軸對黃道的傾斜,引起春分點向西移動,使迴歸年比恆星年短的現象。公元前150年前後,由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首先發現。中國最早定出精確歲差值的天文學家是晉代虞喜(281-356)。 |
歲差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導致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6,000年的週期掃掠出一個圓錐(在占星學稱為大年或柏拉圖年)。"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章動和極移規模要小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