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 zū ㄒㄧㄢˊ ㄗㄨ
鹹菹(鹹菹)
亦作“ 鹹葅 ”。 鹹菜。《晉書·良吏傳·吳隱之》:“嘗食鹹菹,以其味旨,掇而棄之。”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仲冬之月採擷霜燕、菁葵等雜菜,乾之,併為鹹葅。”《本草綱目·金石五·食鹽》﹝集解﹞引 陶弘景 曰:“以作魚鮓及鹹菹,乃言北勝,而藏繭必用鹽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