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òu lí | 注音 | ㄕㄡˋ ㄌㄧˊ |
首字母 | sl | 詞性 | 量詞 |
近義詞 | 受到、承受、忍受、遭受、承擔、接受 | ||
反義詞 | 免受、躲避、迴避、逃避 | ||
基本解釋 | 1.漢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國祭祀後,皆以祭餘之肉歸致皇帝,以雰剈叫受厘。"厘"即"胙",祭餘之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髎集解引如淳曰"漢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還致福。"司馬貞索隱引應劭雲"厘,祭餘肉也。"《漢書.賈誼傳》顏師古注則以"厘"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與此說異。 |
受厘,shòu lí,漢語詞彙,釋義為漢代祭天地時,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國祭祀後,把剩餘的肉送回皇上,以示受福,叫受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