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邪從正
qì xié cóng zhèng
mend one 's ways
“棄邪從正”的成語拼音為:qì xié cóng zhèng,注音:ㄑㄧˋ ㄒㄧㄝ ˊ ㄘㄨㄥˊ ㄓㄥˋ,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人歸向正道,年代:古代成語,出處:三國·蜀·諸葛亮《為后帝伐魏詔》:“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基本解釋:指拋棄邪行,歸向正道。,例句:《三國演義》中,曹操在對付袁紹時,採取了棄邪從正的策略,先派人散佈緋聞,使袁紹內亂,然後再趁機攻打袁紹。
拼音 |
qì xié cóng zhèng |
注音 |
ㄑㄧˋ ㄒㄧㄝ ˊ ㄘㄨㄥˊ ㄓㄥ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歸向正道 |
英文 |
mend one 's way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
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為后帝伐魏詔》:“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
例句 |
《三國演義》中,曹操在對付袁紹時,採取了棄邪從正的策略,先派人散佈緋聞,使袁紹內亂,然後再趁機攻打袁紹。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