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之可惜
qì zhī kě xī
hesitate to discard sth.
“棄之可惜”的成語拼音為:qì zhī kě xī,注音:ㄑㄧˋ ㄓ ㄎㄜˇ ㄒㄧ,詞性:作賓語、定語;指不好取捨的東西,年代:古代成語,出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基本解釋:扔掉它未免可惜。,例句:宋代·歐陽修《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朝結同心立象廟,遺棄何時念舊君。”
| 拼音 |
qì zhī kě xī |
| 注音 |
ㄑㄧˋ ㄓ ㄎㄜˇ ㄒㄧ |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不好取捨的東西 |
| 英文 |
hesitate to discard sth. |
| 年代 |
古代成語 |
| 解釋 |
扔掉它未免可惜。 |
| 出處 |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
| 例句 |
宋代·歐陽修《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朝結同心立象廟,遺棄何時念舊君。”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