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進寸退尺

jǐn cùn tuì chǐ
advance by an inch but retreat by a foot -- to lose much more than what one gets
“進寸退尺”的成語拼音為:jǐn cùn tuì chǐ,注音:ㄐㄧㄣˋ ㄘㄨㄣˋ ㄊㄨㄟˋ ㄔˇ,詞性: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得不償失,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基本解釋:進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例句:薄命不幸,動遭讒謗,~,卒無所成。★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
拼音 jǐn cùn tuì chǐ
注音 ㄐㄧㄣˋ ㄘㄨㄣˋ ㄊㄨㄟˋ ㄔˇ
詞性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得不償失
英文 advance by an inch but retreat by a foot -- to lose much more than what one gets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進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
出處 《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
例句 薄命不幸,動遭讒謗,~,卒無所成。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進種善群
下一個成語: 進銳退速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尺壁寸陰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 尺步繩趨繩、尺:木工校曲直、量長短的工具,引伸為法度;趨:快走;步:行走。指舉動符合規矩,毫不隨便。
  • 尺板斗食舊時形容小官位低祿少。
  • 尺兵寸鐵比喻微小的武力。
  • 尺波電謝波,水波。指人世短促,如波逝電閃。
  • 尺布斗粟一尺布,一斗穀子。形容數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間因利害衝突而不和。
  • 尺椽片瓦指建築物遭受破壞後所剩無幾的磚瓦木料。
  • 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許長處。這是認為自己有才能的謙虛說法。
  • 尺寸千里千里遠景,如在尺寸之間。形容登高所見。
  • 尺寸之柄柄:權力。指尺寸長大小的權力。比喻微小的權力。
  • 尺寸之地尺寸:形容數量少。面積狹小的封地。
  • 尺寸之功尺寸:形容數量少。微末的功勞。
  • 尺短寸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比喻人或物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
  • 尺二秀才舊時用以譏諷寫俗字的書生。“尺二”即指當時“盡”字的俗體“盡”字。
  • 尺二冤家指眾多的求書畫者。尺二,指卷軸高度。
  • 尺幅寸縑指小幅書畫。
  • 尺幅千里一尺長的畫幅,畫進了千里長的景象。比喻外形雖小,包含的內容很多。
  • 尺蠖求伸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 尺籍伍符指記載軍令、軍功的簿籍和軍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則。
  • 尺山寸水指每一小塊山水。
  • 尺樹寸泓泓:水深。泛指地方雖小,卻有花草樹木、清泉流水的景區。
  • 尺水丈波比喻說話誇張,不真實。
  •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蚯蚓雖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個城市淹沒。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會引起大禍。
  •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處,並非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是合適的。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 尺瑜寸瑕大塊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點。
  • 尺澤之鯢尺澤:一尺見方的水面;鯢:一種小魚。小水窪中的小魚。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 尺竹伍符本指記載軍令、軍功的簿籍和軍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則。亦借指軍隊。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進旅退旅旅:共,同。與眾人一起進退。形容跟著大家走,自己沒有什麼主張。
  • 進身之階進身:上升;階:臺階。使身體能夠上升的階梯。舊指藉以提拔升遷的門路。
  • 進退無據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 進利除害猶言興利除害。興辦對國家人民有益利的事業,除去各種弊端。
  • 進祿加官指進升官位增加俸祿。
  • 進壤廣地指擴充套件地域。
  • 進榮退辱以仕途的進升為光榮、降職為恥辱。
  • 進善懲惡進用善良,懲治奸惡。同“進善懲奸”。
  • 進善懲奸進用善良,懲治奸惡。
  • 進善黜惡進用賢善,黜退奸惡。同“進善退惡”。
  • 進善退惡進用賢善,黜退奸惡。
  •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 進退跋疐猶言進退兩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 進退出處指仕途的升遷和降職,出仕和退隱。
  • 進退觸籓前進後退都有障礙,指進退兩難。
  • 進退觸籬前進後退都有障礙,指進退兩難。同“進退觸籓”。
  • 進退存亡前進、後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種好的與壞的處境。
  • 進退狐疑進退兩難,遲疑不決。
  • 進退可度指前進後退動作均合法度。同“進退有度”。
  • 進退可否指進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 進退狼狽進退兩難;陷於困境。
  • 進退兩端進退兩難,遲疑不決。
  • 進退路窮猶言進退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 進退履繩前進後退均合規矩。同“進退中繩”。
  • 進退榮辱指仕途的遷升或降職,榮耀或恥辱。
  • 進退失措指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同“進退無措”。
  • 進退失據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 進退失踞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
  • 進退失所前進後退均無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同“進退無所”。
  • 進退失圖前進或後退都有錯誤。謂指揮失策。
  • 進退首鼠進退不定;猶豫不決。首鼠,躊躇。
  • 進退雙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同“進退兩難”。
  • 進退損益指增減變動。
  • 進退亡據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
  • 進退為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同“進退兩難”。
  • 進退唯谷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同“進退維谷”。
  • 進退惟谷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同“進退維谷”。
  • 進退惟咎指進退兩難而動輒得咎。
  • 進退維谷維:相當於“是”;谷:比喻困境。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 進退維亟進退都處於危急境地。
  • 進退維艱進退都處於危急境地。同“進退維亟”。
  • 進退無措指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
  • 進退無路前進無路,後退也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 進退無門前進無路,後退無門。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 進退無所前進後退均無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
  • 進退無途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同“進退無路”。
  • 進退無依指前進、後退均無所憑依。
  • 進退消長指增減;變化。同“進退訊息”。
  • 進退訊息指增減;變化。
  • 進退應矩前進後退均合規矩。
  • 進退有常常:規律。前進和後退都有規律。
  • 進退有度指前進後退動作均合法度。
  • 進退有節指前進後退動作均合法度。
  • 進退裕如指前進和後退均從容不費力。
  • 進退中度指前進後退動作均合法度。同“進退有度”。
  • 進退中繩前進後退均合規矩。
  • 進退迍邅猶言進退兩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 進賢拔能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進賢黜惡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 進賢黜奸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 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 進賢達能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進賢進能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進賢屏惡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 進賢任能進: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進本退末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進讒害賢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進道若蜷指前進之道反若後退。同“進道若退”。
  • 進道若踡指前進之道反若後退。同“進道若退”。
  • 進道若退指前進之道反若後退。
  • 進德修業修業:推廣、擴大功業。提高道德修養,擴大功業建樹。
  • 進德脩業指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
  • 進俯退俯前進後退都不齊一。
  • 進可替不指向君主進獻良策以廢棄弊政。同“進可替否”。
  • 進可替否指向君主進獻良策以廢棄弊政。
  • 進賢退奸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 進賢退佞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 進賢退愚進用賢能,黜退愚懦。
  • 進賢興功指薦舉賢士功臣。
  • 進賢用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同“進賢任能”。
  • 進種善群指提高民族素質。
  • 進寸退尺進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
  • 進銳退速銳:迅速。急於求進者往往後退也快。
  • 進退兩難前進和後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