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履繩
jìn tuì lǚ shéng
Back and forth
“進退履繩”的成語拼音為:jìn tuì lǚ shéng,注音: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ㄌㄩˇ ㄕㄥˊ,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內得於中心,而外合於馬志,是故能進退履繩而旋曲中規矩。”,基本解釋:前進後退均合規矩。同“進退中繩”。,例句:《韓非子·解老》中有句:“夫子者,履繩進退。”
拼音 |
jìn tuì lǚ shéng |
注音 |
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ㄌㄩˇ ㄕㄥˊ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
英文 |
Back and forth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前進後退均合規矩。同“進退中繩”。 |
出處 |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內得於中心,而外合於馬志,是故能進退履繩而旋曲中規矩。” |
例句 |
《韓非子·解老》中有句:“夫子者,履繩進退。”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