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亡據
jìn tuì wáng jù
Advance, retreat and subjugation
“進退亡據”的成語拼音為:jìn tuì wáng jù,注音: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ㄨㄤˊ ㄐㄩˋ,詞性:作謂語、定語;指陷於困境,年代:古代成語,出處:《魏書·袁翻傳》:“且三雍異所,復乖盧蔡之義;進退亡據,何用經通?”,基本解釋: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例句:《左傳·成公二十五年》:“進退亡據,興微之時。”意為在重大的決策或局勢變化中,能夠靈活應對,選擇適合的進退方式。
拼音 |
jìn tuì wáng jù |
注音 |
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ㄨㄤˊ ㄐㄩ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陷於困境 |
英文 |
Advance, retreat and subjugatio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 |
出處 |
《魏書·袁翻傳》:“且三雍異所,復乖盧蔡之義;進退亡據,何用經通?” |
例句 |
《左傳·成公二十五年》:“進退亡據,興微之時。”意為在重大的決策或局勢變化中,能夠靈活應對,選擇適合的進退方式。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