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一篇
近幾年,學校有了課間營養餐,剛開始同學們都愛吃,而幾個月後,他們不僅討厭吃營養餐,還甚至亂扔啃了一口的麵包······
這樣是非常浪費的,所以為了瞭解原因,我決定去調查實情······
我們的營養餐的食品有牛肉、麵包、牛奶,有時還會換成堅果和滷蛋,聽起來就很好吃,可為什麼還有同學不愛吃呢?我經過尋問、推理,找出了結論。
百分之八十二的同學不愛吃營養餐,而剩下的百分之十八都能全部吃掉,那百分之八十二的同學大多數的理由是“不愛吃”和“吃膩了”。他們的做法也不盡相同:百分之四十一的人吃不了會交給老師;百分之五十五的同學會把吃不了的給了其他同學,推來推去,吵鬧不休;剩下的百分之四的人會扔掉或踩爛,很浪費糧食。
那些浪費糧食和故意踩爛的同學,對他們的行為應當進行批評教育,並再背誦五首古詩,然後抄寫關於珍惜糧食的句子十遍,最後寫一封檢討書。
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二篇
調查人:張可心
調查時間:20年3月21日
調查地點:活力康城小區垃圾站
採訪物件:物業工作人員
為了廢物利用、保護環境,使我們生活在一個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社群裡,我對小區的垃圾分類進行了調查。
一.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大類,要分開處理。廚餘垃圾通常帶有湯湯水水,放久了會產生汙水和臭氣,滋生病菌、蚊蠅,容易導致疾病傳播,衝進下水道又會堵塞管道;有害垃圾需要特殊處理,如果丟入普通垃圾桶,埋入土中會汙染土壤;而可回收垃圾丟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就白白浪費了一次回收再利用的機會。所以,垃圾費的第一步就是在家做好垃圾分類。
二.過去小區沒有專門的垃圾站和垃圾桶,通道旁雜亂地堆著各種垃圾。現在物業公司很好地處理了這個問題,在小區偏僻人少的地方建了封閉式垃圾站,每一層都放了垃圾桶。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垃圾分類還不夠細化,沒有專門回收像電池之類的有害垃圾的地方。
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三篇
今天我學了垃圾分類的一些知識,才知道原來垃圾分類很重要。
垃圾分類的好處有:第一,減輕處理廠負荷;第二,減少環境汙染;第三,變廢為寶,把垃圾從敵人變成朋友。
垃圾可以分為四大類,一是有害垃圾,如廢電池、過期藥品、廢燈管……有害垃圾要放在紅色的垃圾桶裡。二是餐廚垃圾,如果皮、茶葉渣、剩菜剩飯等,餐廚垃圾要放在綠色的垃圾桶裡。三是可回收垃圾,如牛奶盒、塑膠類、織物類……可回收垃圾可以放在藍色的垃圾桶裡。四是其它垃圾,如寵物便便、菸頭、灰土……其它垃圾可以放在黑色的垃圾桶裡。
學完這一課,我發現學校裡有同學做得很不好。比如有一次,老師讓我們班同學送垃圾,那明明是可回收垃圾,可我們班同學卻把它們放在了其它垃圾裡!
怎麼樣才能讓垃圾分類做得更好呢?我想,如果把垃圾桶做成機器人,人們把垃圾放在標準的機器人垃圾桶旁,機器人可以自己分類垃圾,再放進”身體”裡,然後自動處理,那該多麼好呀!
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四篇
垃圾分類
暑假裡在景芳二區,我們進行了“爭做平安五虎將,垃圾分類我先行”的活動。活動目的是調查小區裡的人對垃圾分類的認識有多少,並做一個反饋。我們準備了留言條,調查問卷。將調查問卷與留言條分發給行人,並講解了問卷的重要性與答案。
行人們的反應不盡相同,有些對垃圾分類比較關心,積極填寫問卷,有些不關心垃圾分類,有些則不太瞭解垃圾分類,於是我們對他們進行了知識的普及。印象深刻的是,問卷中也有行人留言:“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恰好體現了我們本次活動的目的所在——使更多人瞭解到垃圾分類,並從自身開始實踐。
下午,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瞭解垃圾分類,我們在家裡進行了手冊的繪畫,大家非常認真,房裡只剩筆尖刷刷刷的聲音,經過五個小時的努力,繪畫手冊大部分完成了。
對於這次活動,我覺得既增加了行人的垃圾分類知識,又增長了隊員們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真是一舉兩得。
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五篇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是2016年,科技飛速增長,人均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但是你是否注意過,在垃圾桶旁邊,垃圾到處都是,並且隨著垃圾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差。星期五的時候,我們就來到了天子嶺垃圾廠,借這個機會,我們去觀察一下。
二.觀察後的發現
我們雖然沒有去實地觀察,但是卻從他們那兒的小劇院,知道了清理垃圾的基本流程。
(1)同樣,他們也將垃圾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廚餘垃圾四類。
(2)可回收垃圾將要送到回收站,將進行回收利用。
(3)不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用焚燒添埋兩種方式處理,焚燒可以將垃圾變成沼氣;沼氣可以發電是一種綠色能源,添埋可以用時間來讓這些垃圾腐爛,但是必須要在上面鋪一層塑膠布,為的是讓雨水不會進到垃圾裡,增加汙水處理。
(4)廚餘垃圾則是利用一整套裝置,將廚餘垃圾變成精美的肥料。
我們還去了由天子嶺人員自己造的生態公園,那裡綠樹成陰,群開盛開,十分漂亮,到處都是一些黑色的管子,聽工作人員說,那是運送沼氣的管子。更讓我吃驚的是在它們的展示館裡,瞭解到現在我國已經是一個垃圾大國,成了一種垃圾圍城的地步,就北京一個地方附近就有幾十個添埋廠。更讓我吃驚的是在它們的展示館裡,有他們自己的回收物品製作的東西,如用各色吸管做了凡高的星空畫;用無數綠色瓶蓋組成了一個綠字,甚至還用廢棄的金屬造了一輛摩托車。
三.分析
這次觀察讓我們明白天子嶺垃圾廠是一個管理良好,工作嚴密的垃圾廠,但是有一些垃圾廠去不像天子嶺一樣。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做到分類垃圾,並且不浪費任何東西,才能讓我們地球成為一個美麗的世界。
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六篇
今天我開始了垃圾分類的環保行動,放學後我就想今天的行動該怎樣辦。
回到家了,媽媽帶我走進廚房,看見多了三個垃圾桶,我驚訝地說:“媽,你要這麼多垃圾桶幹嘛?”媽媽點了我一下小鼻子,笑眯眯地說:“你忘了嗎,我收到老師發來的資訊,今天要寫一個垃圾分類日記,我這不在給你準備題材啊!”我猛然想起這個作業,於是就開始做筆記。這個灰色垃圾桶用來放廚餘垃圾,那個印有喜洋洋圖案的是可回收的,另一個印有灰太狼的是有害垃圾,記住了嗎?千萬不要搞錯哦!”那為什麼不用塑膠袋呢?還要垃圾桶幹嗎?”我迷惑不解的問。“如果用塑膠袋的話就會亂一點,因為顏色不同,總不能長期用一個塑膠袋吧!”“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呢!”垃圾有四大種類:可回收、有害、其它和廚餘。每回收一噸廢紙就能再生八百五十公斤的好紙,等於節省三百公斤的木材!哇,這麼好。那以後就不用浪費資源了。還有我們平常的廚餘垃圾,經過特殊處理後,每噸能產生零點三噸有機肥料!
之後,我開始了分類。有時覺得好麻煩!這時我才體會到環衛工人的不容易。如果我們能順便把它做了,那他們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七篇
調查目的:透過展開地區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和考察,調查各地方垃圾分類情況,從中瞭解如今社會垃圾分類情況,並思考本質上思考問題所在,嘗試尋求解決方法,體驗研究問題的過程。
實踐前期
活動前的準備,在20xx年x月3日我們就開會討論,明確主題,調研方向,訪問物件和具體分工等關鍵事情,為我們即將開始的實踐活動堅實基礎。
外出調研前,我們先準備調查問卷,以及問題的制定,以及做好明確分工和分組,作簡單的禮貌培訓;一同到達目的地後根據組長所分配任務,去調查訪問;
大學垃圾分類調查:
受調查人群為學生,校內清潔工以及垃圾站工作人員,同時我們也參看某些工作人員工作流程,親身感受他們的工作以獲得更多的資料。同時我們也派發調查問卷,儘量注意分發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學院的同學以獲得多方面的資訊。
xx公園
受調查人群為觀光旅客,公園遊客,公園內的清潔工,一些公園管理等,針對公園人流量大的特點,遊客身份有多重等特點,我們不僅安排大量的調查問卷,設計更多的問題,以各種方式與訪問物件交流,以或更多的資訊。
xxx小區
受調查物件主要為一些家庭以及小孩,透過訪問了解人們在家裡,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父母在垃圾分類上是否為孩子樹立模範,對孩子的教育有沒注重過這些方面,孩子有沒真正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等等,有助於我們瞭解進行垃圾分類的困難所在。
大學xx新村的小食店
受調查物件是店員、店老闆,訪問了解老闆對不同垃圾分類是否支援,願意出一份力;店員在垃圾分類的情況;
後期資料分析處理: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身份,不同地方的人群分派調查問卷以確保調查的平衡性。其中我們派發400份調查問卷,回收390份。
在其間我們的調查首先發現,人們對垃圾分類概念甚為模糊,很少進行垃圾分類,一般是一概扔掉。調查中發現大約佔會在進行垃圾分類,但這大多侷限與可賣為和不可賣,作為廢品分開。
然後我們發現,許多人連一些基本的知識不瞭解或不注意到。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設計了一道有關垃圾分類常是的題目:“即黃色垃圾桶裝什麼型別的垃圾。”結果顯示,只有我們所調查的390人中人,只有30人即佔33%是能準確回答問題。
這其中向我們顯示出,人們對垃圾分類的知識還有進一步提高,甚至即使有垃圾分類這樣的回收分類機構,礙於人們的不瞭解和疏忽,遠遠未做到垃圾分類。
雖然說是人們的一些生活知識不瞭解,但從上還是人本身的態度問題,垃圾是放錯位的資源,大家真正做到垃圾分類才有利於社會,有利於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接著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人還是願意在家就垃圾,這是很不錯的,只有靠大家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類普及,真正做到環保,有效的利用資源,儘管如此,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想過這個問題,沒有這種意識態度。如下圖所示:
系列1表示在家有進行垃圾分類,沒有,沒有這種想法;
系列2表示會按可回收與不會可回收扔垃圾,不會,不確定;
系列3表示會把垃圾拿到垃圾回收站去賣,不會,沒有這種想法。
大約佔60%的市民願意在家進行垃圾分類,儘量分開可回和不可回收迴圈利用以使資源得到迴圈利用。儘管比率不適合明顯,這也是一種好的趨勢。
從人本質上說,普及垃圾分類還是有很大欠缺,出了人本身外其他因素或許也能左右人們的行為。於是我們有設計給另外一個題目,瞭解人們認為進行垃圾分類最大困難是什麼時,大部分人(239即)認為是垃圾分類得不到妥善處理,如下所示:
1、大多數人不支援;
2、垃圾分類後得不到妥善處理;
3、形式主義盛行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響;
4、其他因素。
眾多人認為現在即使自己做到垃圾分類,再接著的六成中卻沒有得到更好的措施或專門的機構或人員去管理,做了也沒用。或許這有一定的道理,但垃圾分類首先是由各人做起,才能繼續進行下去,人們未能踏出關鍵的一步,又怎能知道不能實現?
5、資訊來源:
我們組是以對部分市民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展開調查,劃分年齡段且職業分佈廣泛,其中有老師、醫生、學生、企業員工,家庭主婦、退休老人等。我們還對部分食店採取調查問卷及採訪形式,以此瞭解人們對垃圾分類認識和不同反應。
區域性範圍的調查和樣本的稀少會帶來結論的武斷,但我們已經儘量以最少的時間和最低花費獲得資訊。如我們挑選的訪問地方公園,學校,社群等都比較有代表性的體現不同人群,不同層次的垃圾分類的資訊,能夠很好的確保調查的平衡性,是我們的調查,社會實踐做的更有價值!
6、一些建議:
誠然從對調查物件反饋的資訊可以看出,我們人們垃圾分類意識還不高,未能主動的進行垃圾分類,而且顧及別人的想法較為嚴重。所以我們開會討論的到一些建議是:
垃圾分類應從娃娃抓起,學校應提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教導學生,使其成為良好習慣;
政府加強宣傳,大力提倡全民進行垃圾分類:
同時父母也應該樹立好榜樣,一方面做到垃圾分類,另一封面能很好的教育下一代,讓垃圾分類很好的得到實施和普及。
有關部門改善現在的垃圾桶設計,使其更吸引人們自覺的進行垃圾分類。
每個家庭至少擺放兩個不同型別的垃圾桶。
總的說來,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所得,絕大多數人非常願意進行垃圾分類,人們垃圾分類的意識較強,只要加以適當的引導和提供一些資源,垃圾分類一定能得到普及,在很大程度上節省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八篇
這個月,垃圾分類一度成為了人們的熱門話題。作為小學的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談論一下這個話題吧!
首先,大家要知道垃圾共分四大類,分別是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吧。
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是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廁所用紙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膠: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膠包裝物、一次性塑膠用品,如: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布料:廢棄衣物、桌布、毛巾、書包、鞋子等。
廚餘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有害垃圾是不加妥善處理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垃圾。比如熒光燈管、乾電池、各種化學電池等有害物質的物品。
其它垃圾包括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汙染。
透過我對垃圾以及垃圾分類的介紹,同學們是不是瞭解了許多呢?如果瞭解了的話,就請大家快快和我一起行動吧!
小學生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報告作文 第九篇
夜,慢慢的靜下來了,周圍一片寂靜,垃圾桶裡的垃圾家族卻在竊竊私語。
垃圾桶裡的一個飲料瓶開始說話了:“你們看,我本來可以回收,可那些無情的人卻把我放在這和你們這些臭氣熏天的垃圾擠在一起,滋味一點兒也不好受,如果我不回收就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破壞。”旁邊的爛菜葉說:“兄弟,你可以像我一樣腐爛了就不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破壞。”我倒是想腐爛,可我就是埋在地下200多年也不會腐爛呀!說著,沉重地嘆了口氣。
一塊廢電池也開口說話了:“人們可不知道,把我放在不回收的垃圾桶裡有什麼危害,如果把我埋在地下,那裡的水就會被汙染,人們喝了就會死亡的。我被埋到哪兒,哪兒就會寸草不生,不過,這也是人們應該受到的報應。”
一本廢草搞本插話了,說:“你看我的小主人在我身上做題、畫畫等,可最後我也沒有一個好下場,其實我也可以回收又變成草稿本,我真想對小主人說,如果你愛護樹就應該把我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樹木就不會像水一樣被人們砍掉。”
夜更深了,人們早已進入了甜蜜的夢鄉,可垃圾們還在悄悄地談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