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茫洋 ”。亦作“ 芒羊 ”。 1.遨遊馳騁、行動自如貌。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聖人無常心》:“當此之時,溷沉太虛,沾溺至和,民忘心意,芒洋浮游,失其所惡,而獲其所求。” 唐 韓愈 《雜說》之一:“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 唐 劉禹錫 《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團練觀察處置使王公神道碑》:“今夫以文學芒洋當世者,誰如 華卿 ,庸自棄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