鰹鳥是一種熱帶海鳥,與塘鵝有親緣關係。其身體大小與大海鷗相當,嘴又長又尖, 尾部成楔形,腿和腳的顏色鮮豔。此鳥兩翼較長,體長約0.7米,體重一公斤左右,兩足趾間有蹼,善游泳,善於捕捉小魚和昆蟲,僅在夜間及孵卵期間停留在海島上。鰹鳥的食物是魚和魷魚,為了捕食這些食物,它通常要從高處俯衝下去。鰹鳥屬於大型海鳥,是南海諸島數量最多的鳥類,也是南海諸島產鳥糞最多的主要鳥類。它們早出晚歸,非常勤勞。漁民也常跟著它們追捕魚群,親切地稱鰹鳥為“導航鳥”。繁殖於西沙群島,於中國南海為地區性常見種。冬季有時至東南沿海,在香港及臺灣東南部的海上有記錄,白腹(紅腳)鰹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詞語解釋
1、[gannet] 構成鰹鳥科(Supdae)若干大的、蹼足、食魚的海鳥之一,飛行距離遠,長時期逗留在海上,大群繁殖,主要生活在海島上。
2、鳥名。體長近七十厘米,大部分呈深棕褐色,喙強而平直,常成群在海面低飛捕食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