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畢缽羅 畢缽羅的意思 畢缽羅怎麼讀
“畢缽羅”詞語拼音為:bì bō luō,注音:ㄅㄧˋ ㄅㄛ ㄌㄨㄛˊ,首字母:bbl,“畢缽羅”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寶座、 御座、 御榻、 寶壇、 御壇,反義詞:座下、 末座、 座側,基本解釋:1.菩提樹的別稱。又名思惟樹。
拼音 bì bō luō 注音 ㄅㄧˋ ㄅㄛ ㄌㄨㄛˊ
首字母 bbl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寶座、 御座、 御榻、 寶壇、 御壇
反義詞 座下、 末座、 座側
基本解釋 1.菩提樹的別稱。又名思惟樹。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畢剝
下一個詞語: 畢逋
畢缽羅”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畢缽羅即菩提樹。“畢缽羅”是梵語 पीपल的音譯,拉丁注音有多種:Pippala、Peepul、Peepal,漢譯音譯則更不相同,如法顯《佛國記》音譯為“賓波羅”,玄奘《大唐西域記》音譯為“卑缽羅”等,在印度、尼泊爾還稱該樹種為Ashwattha。1753年,確定該植物的拉丁學名為Ficus repgiosa L.。這是一種原生印度次大陸的被子門桑科榕屬的大型喬木,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極易存活,而且樹冠很大,人們常在樹蔭下休憩,因此佛祖在此樹下證得“三藐三菩提”是偶然中的必然。“菩提”為梵文बोधि(拉丁注音:Bodhi)的音譯,意譯為:覺悟、智慧等。將畢缽羅樹尊稱為菩提樹,從佛祖在世時即已如此,“菩提樹”的梵文注音為:bodhivrksa,其字尾-vrksa的意思是“樹”。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畢缽羅樹被引種中土,“菩提樹”成為該樹種的固定中文名稱,併成為植物學中文標準名稱,對應的英語翻譯是“Bodhi Tree”。 菩提樹在傷口處會分泌出乳汁,可提取硬性橡膠,花可以作為藥材入藥。分佈於中國西南部、臺灣等地以及中南半島。菩提樹可用於寺院、街道、公園作行道樹。


菩提樹是斯里蘭卡的國樹,印度比哈爾的邦樹,臺灣花蓮的縣樹。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