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京報 京報的意思 京報怎麼讀
“京報”詞語拼音為:jīng bào,注音:ㄐㄧㄥ ㄅㄠˋ,首字母:jb,“京報”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京華、首都報、首都之聲,反義詞:無,基本解釋:①古代對邸報的一種稱謂。②1918年10月由邵飄萍在北京創辦。因支援群眾愛國運動,兩次被查封,邵也被軍閥政府以宣傳赤化”罪殺害。1928年6月在邵妻湯修慧主持下恢復出版,1937年7月終刊。該報副刊《莽原》(魯迅主編)等很有影響。
拼音 jīng bào 注音 ㄐㄧㄥ ㄅㄠˋ
首字母 jb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京華、首都報、首都之聲
反義詞
基本解釋 ①古代對邸報的一種稱謂。②1918年10月由邵飄萍在北京創辦。因支援群眾愛國運動,兩次被查封,邵也被軍閥政府以宣傳赤化”罪殺害。1928年6月在邵妻湯修慧主持下恢復出版,1937年7月終刊。該報副刊《莽原》(魯迅主編)等很有影響。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京白梨
下一個詞語: 京報連登黃甲
京報”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京報是中國古代民間刊印的以“邸鈔”為內容的公開出售的原始形態的報紙。始見於明末,盛行於清代,消亡於辛亥革命後。它與“邸鈔”實質上是同一性質,區別在於“邸鈔”是由朝廷主持,主要以手寫的形式,透過一定的組織系統向各級行政機構傳播;京報是以印刷為主,由小私有者所經營,因在京城編印而獲其名。京報印刷一般是先用膠泥活字,後用木活字或鉛字,日出七、八頁至十數頁一小冊,鼎盛時總髮行量超過1萬份。因為多用黃紙作封面,所以被稱為黃皮京報。京報內容主要是三部分:首先是朝廷政事動態,其次是諭旨,最後是奏摺。到了後期,它派生出兩種出版物:一是《諭摺匯存》,一是《邸鈔彙編》。這兩種出版物的特點是篇幅多,特別是章奏部分容量很大,又分編子目,合訂成卷,所以人稱是擴大了的京報。鴉片戰爭後,它與近代報紙交叉存在,包括《申報》在內的許多報紙闢有欄目,每天轉載它的訊息,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起著“官方”通訊社的作用。幾個世紀以來,它的業務範圍始終與“邸鈔”相同,它的活動始終是充當著統治者的傳聲筒,為沒落的封建階級服務的。這既說明它能不遭禁止而長期存在的原因,也說明它的性質和它所起的作用。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