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渴得利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術》:“見一婦漉野菜,菜多水寡,盎中濃濁如涎。 張 燥急難堪,便乞餘瀋飲之。”
(2).焦躁不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湘裙》:“一日,雙媒來為 阿小 議姻,中饋無人,心甚燥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任秀》:“ 張 在側,又促逼令歸。三客燥急。”一本作“ 躁急 ”。